第1599章 押错宝(1 / 1)
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司马伦的横空出世。
以前的司马伦,常被人们冠以神童的称谓,认为其天资聪慧,聪明过人,不过也仅此而已,毕竟神童再神,他也不是一个小孩,而治国理政,行军打仗,又不是过家家,一个小孩子家的,又能懂得了多少?
少时了了,大未必佳,许多幼年被誉为神童的,长大以来未必就真得能成栋梁之材,夭折的天才不要太多太多了,就算他们有幸长大,许多人也会褪去原本的光彩,泯然众人也。
当然,形势不等人啊,不管司马伦将来成材与否,但现在却是指望不少的,司马师双目失明,而司马军的形势又是相当的不乐观,丢城失地,一溃千里,如果司马家不更换新的领军者的话,很可能一败涂地,彻底地覆灭。
而司马师之后,最合适的人选则莫过于司马昭了,尽管司马昭的能力也不是那么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数遍司马师诸兄弟以及诸子侄,真正可以挑大梁的,恐怕只有司马昭了。
贾充为人精明,最擅长的就是投机钻营了,他有司马师的手下,并未得到重用,所以贾充便希望早些抱上一个大腿,和司马昭打好关系,等到司马昭真正上位之时,自己便是肱股之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
所以贾充竭力地向司马昭示好,并积极地给司马昭出谋划策,让司马昭把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这样一来,司马师有了儿子,就不会把大位传给司马伦了。
贾充确实是打得一手如意算盘,尽管司马懿的临终遗命众人皆知,但那是建立在司马师无子嗣的前提之下,这次司马昭将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司马师便算是有了子嗣,有人来承继香火,那按照子承父继的传统,基本上就没有司马伦什么事了。
而眼看着司马师的身体日渐崩坏,司马攸继位的概率大增,而司马攸年纪尚轻,一旦他承继大位,必定得有人在背后辅佐才行,而做为司马攸的亲生父亲和司马师最长年的嫡亲弟弟,司马昭无疑会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执掌大权之后,司马昭将如何运用这个权力,那便是后话了。
只不过贾充千算万算,没有料算到司马伦竟然会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强势登场,十三岁之时,便领军出征,还一举地平定了诸葛诞的叛乱,声望疾速地在飙升,无疑也得到了司马师的认可。
消息传来的那一刻,贾充便暗暗叫苦,这回自己可算是押错宝了,他将自己的所有筹码都押到了司马昭的身上,无形之中也得罪了司马伦,如果有朝一日司马伦真得上位的话,自己的前途人生那可就真得是一片灰暗了。
不光是贾充,朝中一大帮的大臣都看好司马昭,在这场夺嫡之戏之中,他们都站到了司马昭的这边,可谁也不曾想到,最后的情景竟然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反转,年仅十五岁的司马伦逆袭上位,让这些朝臣的计划全部落空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皇帝曹髦不过是一个傀儡,真正掌握朝廷大权的是司马氏,这次司马师让位给司马伦,在朝廷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亚于十级的地震,那些站错队的朝臣们一个个懊悔不迭,都在为自己的仕途前程担忧呢。
司马伦接掌大权之后,当即便对关中的防御体系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命胡奋去守潼关,州泰去守武关,钟会去守蒲坂津,郭淮则坐镇长安,各项调度,井井有条。
但那些亲司马昭派系的将领,司马伦则有意无意地加以冷落,贾充自然是没有捞到任何的实权好处,他内心之中也是慌得一批,看来这个司马伦虽然年纪不大,但城府很深,只怕自己的仕途,真就个断送在这儿了。
所以散会之后,贾充赶紧地去寻司马昭,却发现司马昭早就离开了大将军府,跑到酒楼那儿买醉了,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司马昭居然去借酒浇愁,贾充赶紧地把司马昭给拦了下来,他们现在便是该商量怎么办的时候,司马昭这副模样,是成大事的人吗?
司马昭也是一脸的无奈,双手一摊,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道:“大哥宠幸九弟,执意要将大位兵权传给他,我又能如何,拦得住吗?”
贾充目光之中掠过一丝的狠戾,道:“拦肯定是拦不住的,但二公子想过没有,九公子虽然年幼,但为人城府极深,天资聪慧,我们当年办得那些勾当,他岂能无视,如今他执掌大权,只怕二公子的日子从此再不好过。”
司马昭不以为然地道:“我们毕竟是兄弟,他还能对我开刀不成?”
贾充看向司马昭的目光有些不善,冷笑一声道:“二公子把九公子视做兄弟,但九公子却未必肯如此之想,文帝与陈留王之事二公子忘乎?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二公子想要再续兄弟之情,只怕到头来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司马昭一听,顿时冷汗涔涔,曹丕和曹植的故事可是广为人知的,当年曹丕和曹植为了争夺嫡位,明争暗斗,最终曹丕胜出,坐拥天下,并试图杀了曹植,所以幸曹植七步赋诗,逃过一劫,但从此大权旁落,郁郁而终。
司马昭可没有曹植的才气,七步写不出诗赋来,如果司马伦真要想来对付他的话,他大概只能是引颈待戮了。
贾充的话,就像一把无形的刀,刺痛了司马昭的神经,是啊,司马昭和司马伦虽为兄弟,但此前两人关系一直都比较紧张,并不和睦。
因为司马昭竭力要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司马师的事,柏灵筠见了他,也一直冷眉冷眼的,如今司马伦成功上位,恐怕该是他们和司马昭算总帐的时候了,司马昭顿时背上寒意森森,他也感觉到己真得是噩运难逃了。 ↑返回顶部↑
以前的司马伦,常被人们冠以神童的称谓,认为其天资聪慧,聪明过人,不过也仅此而已,毕竟神童再神,他也不是一个小孩,而治国理政,行军打仗,又不是过家家,一个小孩子家的,又能懂得了多少?
少时了了,大未必佳,许多幼年被誉为神童的,长大以来未必就真得能成栋梁之材,夭折的天才不要太多太多了,就算他们有幸长大,许多人也会褪去原本的光彩,泯然众人也。
当然,形势不等人啊,不管司马伦将来成材与否,但现在却是指望不少的,司马师双目失明,而司马军的形势又是相当的不乐观,丢城失地,一溃千里,如果司马家不更换新的领军者的话,很可能一败涂地,彻底地覆灭。
而司马师之后,最合适的人选则莫过于司马昭了,尽管司马昭的能力也不是那么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数遍司马师诸兄弟以及诸子侄,真正可以挑大梁的,恐怕只有司马昭了。
贾充为人精明,最擅长的就是投机钻营了,他有司马师的手下,并未得到重用,所以贾充便希望早些抱上一个大腿,和司马昭打好关系,等到司马昭真正上位之时,自己便是肱股之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
所以贾充竭力地向司马昭示好,并积极地给司马昭出谋划策,让司马昭把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这样一来,司马师有了儿子,就不会把大位传给司马伦了。
贾充确实是打得一手如意算盘,尽管司马懿的临终遗命众人皆知,但那是建立在司马师无子嗣的前提之下,这次司马昭将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司马师便算是有了子嗣,有人来承继香火,那按照子承父继的传统,基本上就没有司马伦什么事了。
而眼看着司马师的身体日渐崩坏,司马攸继位的概率大增,而司马攸年纪尚轻,一旦他承继大位,必定得有人在背后辅佐才行,而做为司马攸的亲生父亲和司马师最长年的嫡亲弟弟,司马昭无疑会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执掌大权之后,司马昭将如何运用这个权力,那便是后话了。
只不过贾充千算万算,没有料算到司马伦竟然会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强势登场,十三岁之时,便领军出征,还一举地平定了诸葛诞的叛乱,声望疾速地在飙升,无疑也得到了司马师的认可。
消息传来的那一刻,贾充便暗暗叫苦,这回自己可算是押错宝了,他将自己的所有筹码都押到了司马昭的身上,无形之中也得罪了司马伦,如果有朝一日司马伦真得上位的话,自己的前途人生那可就真得是一片灰暗了。
不光是贾充,朝中一大帮的大臣都看好司马昭,在这场夺嫡之戏之中,他们都站到了司马昭的这边,可谁也不曾想到,最后的情景竟然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反转,年仅十五岁的司马伦逆袭上位,让这些朝臣的计划全部落空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皇帝曹髦不过是一个傀儡,真正掌握朝廷大权的是司马氏,这次司马师让位给司马伦,在朝廷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亚于十级的地震,那些站错队的朝臣们一个个懊悔不迭,都在为自己的仕途前程担忧呢。
司马伦接掌大权之后,当即便对关中的防御体系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命胡奋去守潼关,州泰去守武关,钟会去守蒲坂津,郭淮则坐镇长安,各项调度,井井有条。
但那些亲司马昭派系的将领,司马伦则有意无意地加以冷落,贾充自然是没有捞到任何的实权好处,他内心之中也是慌得一批,看来这个司马伦虽然年纪不大,但城府很深,只怕自己的仕途,真就个断送在这儿了。
所以散会之后,贾充赶紧地去寻司马昭,却发现司马昭早就离开了大将军府,跑到酒楼那儿买醉了,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司马昭居然去借酒浇愁,贾充赶紧地把司马昭给拦了下来,他们现在便是该商量怎么办的时候,司马昭这副模样,是成大事的人吗?
司马昭也是一脸的无奈,双手一摊,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道:“大哥宠幸九弟,执意要将大位兵权传给他,我又能如何,拦得住吗?”
贾充目光之中掠过一丝的狠戾,道:“拦肯定是拦不住的,但二公子想过没有,九公子虽然年幼,但为人城府极深,天资聪慧,我们当年办得那些勾当,他岂能无视,如今他执掌大权,只怕二公子的日子从此再不好过。”
司马昭不以为然地道:“我们毕竟是兄弟,他还能对我开刀不成?”
贾充看向司马昭的目光有些不善,冷笑一声道:“二公子把九公子视做兄弟,但九公子却未必肯如此之想,文帝与陈留王之事二公子忘乎?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二公子想要再续兄弟之情,只怕到头来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司马昭一听,顿时冷汗涔涔,曹丕和曹植的故事可是广为人知的,当年曹丕和曹植为了争夺嫡位,明争暗斗,最终曹丕胜出,坐拥天下,并试图杀了曹植,所以幸曹植七步赋诗,逃过一劫,但从此大权旁落,郁郁而终。
司马昭可没有曹植的才气,七步写不出诗赋来,如果司马伦真要想来对付他的话,他大概只能是引颈待戮了。
贾充的话,就像一把无形的刀,刺痛了司马昭的神经,是啊,司马昭和司马伦虽为兄弟,但此前两人关系一直都比较紧张,并不和睦。
因为司马昭竭力要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司马师的事,柏灵筠见了他,也一直冷眉冷眼的,如今司马伦成功上位,恐怕该是他们和司马昭算总帐的时候了,司马昭顿时背上寒意森森,他也感觉到己真得是噩运难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