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2 / 4)
除此之外,官府这边还是打算要兴建工坊的,平江府的工坊数量跟人口是完全不对称的,以前没有发展起来,所以需求量不是很大,但日后就不一样了,如果后续的这些都能够跟上,那对于工坊的需求也是会增大的。
但是计划中所提出的各大工坊,跟去年的不一样,去年主要还是归各家所有,官府不过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但是在这次计划中提出的工坊,是由官府所有,其余各大家族和商户可以往里投银钱、投技术、投人,但是这些都必须在官府的同意之下,并且各家也都只能拿分红,要往哪个方向发展,要用什么人还是官府说了算。
而官府在工坊当中起到的作用,除了监督之外,那就是销路,这些都由官府来找门路。
至于商铺,官府鼓励各家各户进行经营,除了治安方面的保障之外,也愿意提供可靠的货源。
如果是工坊和商铺能够对接起来,既在工坊里占有了分红,也开了相应的商铺,那货价会比其他人便宜出来。
至于学府和学院,官府接下来会对府学、州学以及县学加以重视,原本的教谕和先生每年都会统一到府城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府城也会提供一批市面上没有的学习资料。
并且府学、州学和县学也不再只收秀才和举人这样有功名的人入内学习,没有功名的人也可,但是名额是有限的,光靠银钱是进不去的,名额的分配是由官府来定,按照各家各户的贡献来定。
反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儿,你不好我不好大家也就都不好了。
平江府还真没几处书院,官府呢,打算由公家的名义来开办书院,优秀的学生可以推到学府,束脩也不会很多,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要靠各家赞助。
至于这赞助的好处,还是要放到学府的名额上,由书院推到学府的名额,是按照比例来,一百个人里头推一个人。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还有一个亟待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冬日取暖。
平江府的山林很多都是有主之地,可这些山林的主家也没什么用,也就是想起来的时候能进去打打猎,或者是想吃新鲜了,让人去里头摘摘野果。
在官府的计划书里,是打算让这些主家把山林对外开放的,可以允许百姓入内砍柴,只是捡些树枝的话,可以直接走人,但是如果有打到猎物,必须照价赔给主家或者是把猎物留下,如果要砍树,那砍一棵树就要在原地种上两棵树苗。
这些事儿都不强求,愿意参与的就参与进来。
官府这边还会派人在平江府境内进行勘察,是否还有未被发现的煤矿。
……
这一环又一环的,基本上是把所有人都套进去了,包括魏时在内,他之所以敢承诺要给官府主持的这些工坊找门路,还是因为其特殊性,一方面在平江府境内可以销售,另一方面就算是平江府饱和了,也可以往外边运,反正做的不是紧俏物,就是必需品。
发条玩具不仅仅是给魏家带来了金银,还带来了来自于商户的人脉,串一串连一连,整个大靖朝就连到一块儿去了。
——
赵家是魏时唯一一个亲自谈的,在赵家之后,第二个同官府签订契约的便是关家。
而在这之后,平江府其他的大族和商户也都慢慢跟上来了,基本上跟之前的名单是吻合的,没有人掉队,当然了要有人想中途加上来,那官府也是不同意的,最起码现阶段是不行。
年后的日子虽然比之前还要忙碌,但事情的进展还是不错的,魏时很有信心,到了今年的冬天,肯定不会再像去年一样有那么多人挨冻。
只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他在差事上用的时间比较多,陪家里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
远哥儿要读书,夫人要管理家宅,要养女儿,还要忙着在平江府多开几个铺子,稍微有些空闲时间,还可以跟新交的友人一块出去骑马打猎。
来了平江府之后,姨娘反倒是又捡起了书本儿,之前大字都不识的一个人,在魏时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学认字,如今居然也看起了诗集。
比起以上这三位,魏时最觉得亏欠的还是小女儿,儿子小时候他几乎日日都要抱一抱,尿布不知道幻乐有多少次,为了哄儿子睡觉还特意学了不少的童谣……
但是放到小女儿这儿,他是真抽不出这么多时间来了,有时候回到府里已经很晚了,人也很是疲惫,甚至都不想洗漱,头沾枕头就能睡着。
不像当初远哥儿那会儿,早上临去衙门之前,还要跑过去悄悄看看孩子。
他在小女儿身上,着实是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返回顶部↑
但是计划中所提出的各大工坊,跟去年的不一样,去年主要还是归各家所有,官府不过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但是在这次计划中提出的工坊,是由官府所有,其余各大家族和商户可以往里投银钱、投技术、投人,但是这些都必须在官府的同意之下,并且各家也都只能拿分红,要往哪个方向发展,要用什么人还是官府说了算。
而官府在工坊当中起到的作用,除了监督之外,那就是销路,这些都由官府来找门路。
至于商铺,官府鼓励各家各户进行经营,除了治安方面的保障之外,也愿意提供可靠的货源。
如果是工坊和商铺能够对接起来,既在工坊里占有了分红,也开了相应的商铺,那货价会比其他人便宜出来。
至于学府和学院,官府接下来会对府学、州学以及县学加以重视,原本的教谕和先生每年都会统一到府城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府城也会提供一批市面上没有的学习资料。
并且府学、州学和县学也不再只收秀才和举人这样有功名的人入内学习,没有功名的人也可,但是名额是有限的,光靠银钱是进不去的,名额的分配是由官府来定,按照各家各户的贡献来定。
反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儿,你不好我不好大家也就都不好了。
平江府还真没几处书院,官府呢,打算由公家的名义来开办书院,优秀的学生可以推到学府,束脩也不会很多,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要靠各家赞助。
至于这赞助的好处,还是要放到学府的名额上,由书院推到学府的名额,是按照比例来,一百个人里头推一个人。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还有一个亟待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冬日取暖。
平江府的山林很多都是有主之地,可这些山林的主家也没什么用,也就是想起来的时候能进去打打猎,或者是想吃新鲜了,让人去里头摘摘野果。
在官府的计划书里,是打算让这些主家把山林对外开放的,可以允许百姓入内砍柴,只是捡些树枝的话,可以直接走人,但是如果有打到猎物,必须照价赔给主家或者是把猎物留下,如果要砍树,那砍一棵树就要在原地种上两棵树苗。
这些事儿都不强求,愿意参与的就参与进来。
官府这边还会派人在平江府境内进行勘察,是否还有未被发现的煤矿。
……
这一环又一环的,基本上是把所有人都套进去了,包括魏时在内,他之所以敢承诺要给官府主持的这些工坊找门路,还是因为其特殊性,一方面在平江府境内可以销售,另一方面就算是平江府饱和了,也可以往外边运,反正做的不是紧俏物,就是必需品。
发条玩具不仅仅是给魏家带来了金银,还带来了来自于商户的人脉,串一串连一连,整个大靖朝就连到一块儿去了。
——
赵家是魏时唯一一个亲自谈的,在赵家之后,第二个同官府签订契约的便是关家。
而在这之后,平江府其他的大族和商户也都慢慢跟上来了,基本上跟之前的名单是吻合的,没有人掉队,当然了要有人想中途加上来,那官府也是不同意的,最起码现阶段是不行。
年后的日子虽然比之前还要忙碌,但事情的进展还是不错的,魏时很有信心,到了今年的冬天,肯定不会再像去年一样有那么多人挨冻。
只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他在差事上用的时间比较多,陪家里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
远哥儿要读书,夫人要管理家宅,要养女儿,还要忙着在平江府多开几个铺子,稍微有些空闲时间,还可以跟新交的友人一块出去骑马打猎。
来了平江府之后,姨娘反倒是又捡起了书本儿,之前大字都不识的一个人,在魏时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学认字,如今居然也看起了诗集。
比起以上这三位,魏时最觉得亏欠的还是小女儿,儿子小时候他几乎日日都要抱一抱,尿布不知道幻乐有多少次,为了哄儿子睡觉还特意学了不少的童谣……
但是放到小女儿这儿,他是真抽不出这么多时间来了,有时候回到府里已经很晚了,人也很是疲惫,甚至都不想洗漱,头沾枕头就能睡着。
不像当初远哥儿那会儿,早上临去衙门之前,还要跑过去悄悄看看孩子。
他在小女儿身上,着实是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