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51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另一边。
  王浩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他放下电话以后只是默默摇头。
  数学所的人来问‘高次质点函数’的研究方向,但他们可能是想差了,即便自己是函数的塑造者,可具体也很难给出明确的方向。
  安德鲁-怀尔斯已经总结的很好了。
  在纯数学的方向上来说,证明‘单独的质数对节点,对于所有质数的有效性’以及论证‘质数对节点的个数’,都是很好的方向。
  但显然每一个方向都非常有难度,就像是‘证明梅森素数无穷多个’,或者是‘孪生素数猜想’一样,两个方向的难度,都不亚于一个顶尖的数学猜想。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数学所的人才打电话来询问。
  “可哪里有什么‘容易研究’的方向啊……”
  王浩苦笑着摇摇头。
  有一点杜海滨倒是没理解错,他确实不在乎高次质点方程相关研究方向的成果,在乎的只是和质量点塑造有关的内容。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就像是杨镇宁和米尔斯,一起塑造出了杨-米尔斯方程,他们会在乎其他人对杨米尔斯方程的研究,近而获得顶尖成果,甚至拿到诺贝尔奖吗?
  当然不在乎。
  针对自己所塑造的函数或方程的研究,能够拿到好几个菲尔兹、诺贝尔,自然也就证明函数或方程的重大意义,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是对于函数或方程的肯定。
  王浩希望更多人参与研究,有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当然更好。
  在放下了电话以后,王浩登陆了个人邮箱,看到里面好多国内外学者发来的邮件,他还是礼貌的一一进行回复,碰到讨论高次质点函数的的内容,也会思考着写一些个人想法。
  等等。
  高次质点函数的塑造,以及第二组‘质数对节点’的发现,确实让函数的影响力得到了推进,也让王浩变得忙碌起来。
  如果换做是一个普通学者,早已经不是接电话、回邮件的忙碌,很可能会迎来各种人物登门拜访,每天忙碌于接待、邀请等事宜。
  还好……
  王浩早就度过了‘普通’的阶段,即便是有了顶尖的成果,也很少会有人登门打扰。
  当然,打扰也是有的。
  高次质点函数的发布带来了舆论、巨大的学术影响力,也吸引了很多记者前来采访。
  学校、市里以及科技部的官员,都问起了王浩是否有接受采访,说一下高次质点函数的事情,毕竟影响力太大了些。
  最终王浩还是同意了,他去了布置好的小会议室,接受几个大媒体的简短采访。
  记者们已经等待多时。
  他们自然不会难为王浩,就只是希望他说一下高次质点函数,或者可以自由发挥的说一些什么。
  王浩想想开口道,“现在我的主要方向是塑造质量点,质量点,可以理解为物质或粒子构成的单位,具有单独出现会被湮灭的特性,是湮灭理论的基础。”
  “高次质点函数,就是在构造质量点的过程中塑造出来的。”
  “不过我个人也没有想到,这个函数能包含如此多的质数点,也就体现出了数学基础以及数字研究上的价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