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48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直没说话的王阁老开口,“微臣推荐大名府知府周铮,此人原为良乡知县,性清静、守清名,为官任事必以朝廷、百姓为先。”
  朱厚照想,当初良乡一战,王炳应当是招揽了一些人的。
  战事获胜,人人升迁,这个周铮大概也是如此。
  “吏部,也是这个意见嘛?”
  皇帝的话意带着一些停顿、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意味。
  王炳心里则有些沉下去,如果皇帝同意,其实不需要问了,这个时候还问,明显是不同意。
  吏部……
  吏部的联系阁老是杨一清。
  “微臣考察两京一十三省之知县,倒是觉得湖州府德清县知县姜雍政绩耀眼,可堪大任。”梁储果然没给王炳面子。
  王炳这个人,多少还是强势了些。
  他是阁老,被他直接管理的人是没办法的。
  其他人么,有时候会不太甩他面子,尤其皇帝表现出明显的和他意见相左时。
  梁储更不会多么怕他。
  这位吏部尚书,平时存在感不高,当初也是因为王鏊要临时去转任浙闽总督所以才让他接了手。但接了手,也要有四年了,做的是稳稳当当。
  因为他有一个很多人都羡慕的政治资历:在当今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梁储是东宫属官,任太子冼马。
  这个职务在汉唐时都是非常显赫的职位,掌典籍图书,有点东宫办公室主任的感觉。
  到了明代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管怎么说,他也太子侍从官,是辅佐过太子读书的人!
  这叫什么?
  旧人、亲信!
  要不然吏部尚书怎么不叫别人接任啊。
  朱厚照有意同意,不过他不想太驳王炳的面子,又问道:“杨阁老,你以为呢?”
  “微臣觉得,便按考绩来定,谁优便选谁。”
  “有道理,就依杨阁老所言。”
  杨一清说话是有数的,堂堂吏部尚书绝不会注意普通人,这个德清知县姜雍得了吏部尚书一个政绩耀眼的评价,那肯定是差不了。
  王炳也不好再讲什么,政绩不如人,那能怪谁?只是心里在想,咱们这个陛下真是,智多如妖。
  “还有一件事。”朱厚照走下来,缓步于臣子中,“朕近来在想贪腐这个问题。朕记得还是太子时,便重重的办过一些贪腐案,然而几年下来,似乎并无起色。你们,都是朕的心腹大臣,朕是相信的。可从这次淮安府的案件来看,吏员的贪腐让人倍觉触目惊心。
  按照大明律法,官员可升迁,吏员则升迁无门。诸位想想,若你们是县衙小吏,既然升不得官,那么心思放在何处呢?”
  当官
  发财。
  “敛财。”朱厚照自己说出了这个词,“而且吏员往往在一地久任,十年二十年下来早已成一顽疴,在当地更如地头蛇一般,哼,便是手段一般的县令怕也是被其玩弄于股掌之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