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53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
  十二月是冰天雪地的时节,越往北越是冷。这种季节,原本应是过节的好时候,日子过得好的军中将校都是打二两酒,切几斤带肥的肉,躲着呼啸的风雪过日子,尽量连门都不要出。
  不过今年却不行。
  朝廷来了圣旨,要算总账,以往侵占的军中田地得赶紧报上去,报完了就是交出去。
  这可不是小事。
  大到指挥使、千户,小到百户总旗,上上下下的人没一个是靠那么点军饷过活的,现在朝廷要对这一块下手,这怎么得了?
  蓟州镇是京师的东大门,过了蓟州就是华北平原北部,如果蓟州被突破,那么京师以东就是无险可守。因而在洪武年间,这个区域就很为朱元璋所看重,只不过当时设立的是大宁都司。
  蓟州镇的兵马规模在九边之中也是比较大的,只有大同、宣府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蓟州总兵,就是后来的民族英雄戚继光。
  与宁夏最初的七个卫不同,蓟州镇有大小卫所二十来个,各种防御城堡两百多座,兵员规模达到八万多人,当然了,这是在册的,实际上宣德以后的军屯败坏之事人人皆知,跑掉的人数是不少的。
  后世人考察过某个时期,兵员人数大约在5万出头,用现代术语表示,这个军事重镇,兵员满编率不到70%,这还打个鸟仗。
  不过这里的将官们并不这样认为,说到底聚拢一些财富以后手底下还是有人。
  “……几日前,几个指挥使轮番找过杨总兵,朝廷清屯是可以,但是不能这样清,弟兄们冒着风雪在这里守鞑子,到最后一个大子儿捞不着,道理不是这样讲啊。但是没用。杨总兵在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着了,正德二年的时候,军中都说陛下想着办法的要给杨总兵封爵,最后愣是功劳不够。”
  “真不知是哪个狗官想出来的馊主意。帮着皇上把捞钱的手伸到边镇,就看着吧,这么整非出事不可。”
  说到出事,这个大汉叫长官给踹了一脚。
  “要说这话别在俺们左屯卫中说,去其他处说去!”
  大汉委屈,“本来也不是我先说的。”
  他另外一边的人讲,“赵千户,外面确有这个说法,现在总兵府加派了人手各地在丈量,量到了谁家的地,没人说话就领走,有人说话就问要不要交,这种搞法,怨气很大呀!”
  “怨气大又能怎么样?!”
  杨尚义虽然不是戚继光那个等级的神将,但他也不是脓包,到任蓟州以后早就开始训练士卒了,他是皇帝跟前儿红人,跟着他混没坏处,身边也有一帮人拱卫着,这些可以称为‘嫡系’的部队这些日子明显认真了不少。
  “有宁夏的事在前,你们以为上面都是傻子?都睁大了眼睛瞧呢,这个时候强出头?嫌死的不够快吧?!”
  风雪很大,
  杨尚义的心思也很重。
  总兵府来来往往的人并未因风雪而减少。
  下面的人想得很对,这段时间最紧张的不是他们,而是总兵府,圣旨不能违抗,但坏事儿也不能出,不容易啊。
  作为总兵的杨尚义如何能够放松?
  “怎么样?丈量之事有人阻挠么?”
  他的背后,有一个武人单膝跪着,“……有。”
  第五百八十章 杀官哗变
  “很多年以前,说起来还是先帝时,本官得了个大机缘,能够到王襄敏公帐下效力,当时军中来了一个举人,他被济之公也就是现在的阁老唤为伯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