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148节(2 / 4)
军师笑着点头:“大将军已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若庆川再不答应,此事传出去,也无人会怪大将军,只会说这陈云州贪得无厌。我想陈云州不傻,必然会同意的。”
葛镇江点点头:“那一会儿军师替我写封信给那陈云州。对了,京城那边还没消息吗?”
军师轻轻摇头:“这个是冯将军负责的,得问他才清楚。”
“这么久了,朝廷还没把陈云州给抓起来,这皇帝老儿真是不行。”葛镇江抱怨道。
军师却有另一番见解:“听说楚家军在龚鑫手里又吃了败仗,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如今朝廷自顾不暇,这陈云州哪怕有反心,只要没明目张胆地起兵,朝廷现在肯定不会对他怎么样。冯将军还是想得太简单了,除非哪一日庆川军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战力和野心,不然朝廷不会轻易动他的。”
葛镇江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还是军师比较有远见,罢了,指望不上朝廷,那只能咱们自己想办法。”
等他拿下定州、青州等地,回过头再收拾这庆川府。
四万人,陈云州也不嫌弃,派了汪洋带一百名士兵去接应护送这批百姓前往仪州。
为安抚这批百姓,汪洋还带了一个好消息给大家。
凡是愿意去仪州的百姓,每人分两亩地,不可买卖,不可转租,只能自己耕种,若是自己家种不了,可归还给官府,从明年起开始缴纳田赋。
仪州动乱,跑的人不少,空出了大片的土地。又因为仪州比较偏僻,很多人到了兴远就不走了,所以现在仪州都还有不少地没人种,空在那长草。
现在正好将这批土地拿出来吸引流民,安抚百姓。
别说,这一招还真奏效,甚至连本来打算去兴远的流民都有些想跟着去仪州,还问汪洋行不行,汪洋自然答应了,谁还嫌人多啊。
于是,本来只有四万人的,一路走走停停,不断地有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到了仪州之后,队伍竟然扩大到了六万多人。
由此可见,这分地对百姓的吸引力有多大。
卢照早前就接到了陈云州的通知,提前丈量好了仪州辖下的几个县空出来的土地,登记成册,等人来之后,先将这些人分为几部分,让各县领回去再分配土地。
仪州一下子就多了六万多人口。
更重要的是,因为大队伍走了九百多里才到仪州,沿途不少人知道了这个消息,陆陆续续又有人加入了队伍中,没办法,不要钱的土地实在是太香了。
这样以后他们就只用交朝廷每年三四成的田赋,自己还能落个六七成。要是租地主的土地,自己顶多只能落两三成的收入,这差别可太大了。
于是仪州也源源不断地涌入了不少百姓。
仪州、兴远、庆川三地相加,一天内涌入的百姓多达好几千,一个月下来就是十数万人,要知道三个州府,现在都不足两百万人,这对他们而言可不是个小数目。
人口涌入的同时,因为三州如今比较安全,来往的商旅也逐渐多了起来,庆川的商贸也在逐渐恢复。
最高兴的莫过于夏喜民他们这些商人,因为战乱他们的生意几乎全部停摆了,如今又可重新焕发活力。为了让庆川、兴远这一带的商业进一步活跃,他们派出去的商队也自发拿着三地的招募告示,沿途一路散发。
于是,很快从冲州到江南,不少地方的百姓都知道了,南边有个“世外桃源”庆川府、兴远州、仪州,那里没有战乱,官府还分房子、分地,免租。
于是各地也陆陆续续有百姓涌入这三州,尤其是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地区,老百姓们实在是怕了,不管哪支军队来,先抢再说。
抢完了,还要征兵征役,家里的男丁不少都被强制拉去参军、服役,很多都回不来了。
于是只要快打仗了,就有一批百姓拖家带口赶紧跑路。
很快,庆川就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庆川府的各个工坊重新开了起来,还又招了一批人员,便宜结实的布料、独家才有的球轴承,因为养猪业大发展,现在油脂也多了,因此庆川府还建造了肥皂工坊。
除了这些,庆川又多了一向独特的产物——机械钟,纯铜打造,外壳是上好的红木,精致又美观,而且独此一家。 ↑返回顶部↑
葛镇江点点头:“那一会儿军师替我写封信给那陈云州。对了,京城那边还没消息吗?”
军师轻轻摇头:“这个是冯将军负责的,得问他才清楚。”
“这么久了,朝廷还没把陈云州给抓起来,这皇帝老儿真是不行。”葛镇江抱怨道。
军师却有另一番见解:“听说楚家军在龚鑫手里又吃了败仗,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如今朝廷自顾不暇,这陈云州哪怕有反心,只要没明目张胆地起兵,朝廷现在肯定不会对他怎么样。冯将军还是想得太简单了,除非哪一日庆川军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战力和野心,不然朝廷不会轻易动他的。”
葛镇江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还是军师比较有远见,罢了,指望不上朝廷,那只能咱们自己想办法。”
等他拿下定州、青州等地,回过头再收拾这庆川府。
四万人,陈云州也不嫌弃,派了汪洋带一百名士兵去接应护送这批百姓前往仪州。
为安抚这批百姓,汪洋还带了一个好消息给大家。
凡是愿意去仪州的百姓,每人分两亩地,不可买卖,不可转租,只能自己耕种,若是自己家种不了,可归还给官府,从明年起开始缴纳田赋。
仪州动乱,跑的人不少,空出了大片的土地。又因为仪州比较偏僻,很多人到了兴远就不走了,所以现在仪州都还有不少地没人种,空在那长草。
现在正好将这批土地拿出来吸引流民,安抚百姓。
别说,这一招还真奏效,甚至连本来打算去兴远的流民都有些想跟着去仪州,还问汪洋行不行,汪洋自然答应了,谁还嫌人多啊。
于是,本来只有四万人的,一路走走停停,不断地有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到了仪州之后,队伍竟然扩大到了六万多人。
由此可见,这分地对百姓的吸引力有多大。
卢照早前就接到了陈云州的通知,提前丈量好了仪州辖下的几个县空出来的土地,登记成册,等人来之后,先将这些人分为几部分,让各县领回去再分配土地。
仪州一下子就多了六万多人口。
更重要的是,因为大队伍走了九百多里才到仪州,沿途不少人知道了这个消息,陆陆续续又有人加入了队伍中,没办法,不要钱的土地实在是太香了。
这样以后他们就只用交朝廷每年三四成的田赋,自己还能落个六七成。要是租地主的土地,自己顶多只能落两三成的收入,这差别可太大了。
于是仪州也源源不断地涌入了不少百姓。
仪州、兴远、庆川三地相加,一天内涌入的百姓多达好几千,一个月下来就是十数万人,要知道三个州府,现在都不足两百万人,这对他们而言可不是个小数目。
人口涌入的同时,因为三州如今比较安全,来往的商旅也逐渐多了起来,庆川的商贸也在逐渐恢复。
最高兴的莫过于夏喜民他们这些商人,因为战乱他们的生意几乎全部停摆了,如今又可重新焕发活力。为了让庆川、兴远这一带的商业进一步活跃,他们派出去的商队也自发拿着三地的招募告示,沿途一路散发。
于是,很快从冲州到江南,不少地方的百姓都知道了,南边有个“世外桃源”庆川府、兴远州、仪州,那里没有战乱,官府还分房子、分地,免租。
于是各地也陆陆续续有百姓涌入这三州,尤其是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地区,老百姓们实在是怕了,不管哪支军队来,先抢再说。
抢完了,还要征兵征役,家里的男丁不少都被强制拉去参军、服役,很多都回不来了。
于是只要快打仗了,就有一批百姓拖家带口赶紧跑路。
很快,庆川就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庆川府的各个工坊重新开了起来,还又招了一批人员,便宜结实的布料、独家才有的球轴承,因为养猪业大发展,现在油脂也多了,因此庆川府还建造了肥皂工坊。
除了这些,庆川又多了一向独特的产物——机械钟,纯铜打造,外壳是上好的红木,精致又美观,而且独此一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