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节(1 / 4)
沮授拱手应诺,却又说道:“启奏陛下,微臣保护刘协不利,自请处分,甘愿罚俸一年,并辞去幻影秘谍统领一职,还望陛下恩准。”
刘欣沉思半晌,摆了摆手,说道:“罚俸一年的事情,朕照准了。中原的战事已近尾声,迟则一年,早则半载,行将结束。一些事情也需要放到台面上来,幻影秘谍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公与,你回去以后拟一个章程,将幻影秘谍予以解散,相关人员或分配各郡县从事缉捕事宜,或是编入军伍以为细作,你看着办吧。”
幻影秘谍屡立奇功,但是刘欣已经感觉到这样一支隐密力量万一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将会酿成大祸。历史上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著名的特务组织,最后无不演变成某些人迫害异己、疯狂敛财的工具。刘欣自然不希望历史提前上演,在创立幻影秘谍之初,他就做好了这个打算,只是由于沮授设计刺杀刘协的事情而提前了。
刘欣这样做,也不是要全盘否定幻影秘谍,更不是要放弃情报工作。他只是借这次机会,将一个庞大的情报组织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而已。这样一来,各大军团以及地方军都将拥有自己的情报组织,负责军事情报的收集。而各郡县也有了经过适当训练的缉捕使臣,对于侦破案件也大有裨益。所以,刘欣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大汉情报系统进行了一次重组。当然了,这样的重组不可能一蹴而就,恐怕要过许多年才能够看出效果来。
虽然自己的权力被剥夺了,沮授倒反而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自从掌管幻影这支隐密的力量以来,他就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现在终于可以解放了。
心情轻松以后,沮授的思路又回到了军国大事上,他拱手问道:“荀攸、于禁二人当如何处置?三十万袁军俘虏要如何发落?徐将军的人马是南下围歼曹操,还是北上进击邺城?这向件事情都在等候陛下的旨意。”
刘欣听到沮授说到正事,知道他并没有受到刚才处分的影响,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毕竟沮授是从一开始就跟随自己的人,而且始终忠心耿耿,这次刺杀刘协也是从长远大局出发。刘欣更知道,沮授没有事先请示自己,就是为了防止事情万一暴露,到时候他可将全部罪责都揽到身上,从而撇清刘欣。
对于沮授问的几件事,其实刘欣一路上都在思考,心中已经有了定计,不由挥了挥手,说道:“邺城的袁绍早晚是瓮中之鳖,不足为虑,当务之急还是追击曹操。虽然曹操根基已失,但他手中还有二十多万军马,如果四处流窜恐怕为祸不小,需要将他尽早消灭。传旨,徐晃所部留一支人马防备北边的袁绍,其余人马即刻南下,先取黎阳,再断曹军的退路。黄忠、魏延所部除留一军守濮阳外,其余人马尽数西进,务必将曹军的活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至于那三十万俘虏,我大汉可不需要养这么多军队,让他们全部解甲归田吧。”说到这里,刘欣忽然顿了一下,这才缓缓说出对荀攸、于禁的处置意见,令沮授大吃一惊。
第789章拦路虎
荀攸和于禁被俘以后,两个人的表现截然不同。【于禁当时就主动请求投降,而荀攸却抵死不肯低头。刘欣却下旨将荀攸释放,送回他的家乡颍川,反将于禁斩首示众。
对于这样的处置结果,沮授很不理解,但是刘欣没说,他也没敢多问,只得遵照执行。
其实,在如何处置这两个人的问题上,刘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禁确实是个将才,武艺也十分精通,但他却欠缺一样东西,那就是骨气。刘欣希望自己的手下能够做到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惜死。而这一点,偏偏于禁做不到。如果再早个几年,刘欣或许还会饶过于禁,委他一个职司,只是刘欣现在人才济济,战将如云,也确实不差一个于禁了。
而荀攸却不同,他是颍川荀家的人,颍川书院就是荀家的产业。尽管现在颍川的荀家人已经不多了,但却有许多荀家人在曹操和袁绍手下为官。刘欣自从占了颍川以后,对荀家一直照顾有加,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与荀早年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当然了,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刘欣希望将荀家的这些人才引为己用。
所谓文治武功,现在天下虽乱,但是平定已经指日可待,将来治理天下,更多的是需要像荀攸、荀这些精通内政的人才。如果没有荀、荀攸的帮助,曹操早就因为粮草的事情而焦头烂额了,哪里还能与袁绍相争这么长时间。这样的人才正是将来治理国家所急需的。而且刘欣相信,只要荀攸回到颍川,看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他的思想一定也会随之发生转变。
当天中午,长安菜市口人头攒动,于禁、陈群和那名士兵被押上了法场。为了防止犯人在行刑前乱说一些不应该说的话,三个人的嘴里都被塞进了胡桃,用布条勒紧,只能从喉咙深处发出呜呜的声音。不过,这三个人的表情各异。于禁是满脸的懊恼和后悔,陈群是一脸的愤怒,唯有那名士兵神色坦然。
随着一声“时辰到!”,监斩官沮授扔出一支火签,刽子手扬起了鬼头大刀,于禁和那名士兵一齐人头落地。不过,于禁的首级很快被差役捡了起来,送往城门示众。而那名士兵的头颅则和尸身一起被收敛进一口薄皮棺材,送往城外乱坟岗安葬。当然了,谁也不知道,入夜以后,那名士兵的棺木却将运往襄阳,葬于城南的烈士陵园。最惨的莫过于陈群,他要被刽子手零割七十二刀以后才会断气,如果他早一刻断气,刽子手自己就会受到惩罚。
刑场有两位昔日的同僚,但荀攸并没有来为陈群和于禁送行,因为他已经踏上了南下的行程,与他同行的还有他与荀的家眷以及一支护送官兵。在荀攸的事情上,刘欣是好人做到底,不仅送还了荀攸的家眷,还把荀的家眷一并送还。荀攸当然不相信那队官兵是真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只怕更多的是出于监视。但是他却不敢打逃跑的主意,如果过去逃跑还说得过去,大不了害了自己一家人罢了,可现在还有他的堂叔荀一家也跟在后面。
刘欣也没有来到现场观看行刑,虽然已经多次经历战阵,但他还是不太喜欢这样血腥的场面。他一整天都呆在皇宫中陪着妻儿,尽管这次西域之行因为来去匆匆,没有来得及准备什么礼物,但是讲一讲西域的风土人情,还是很受大家欢迎。
宫城太大了,马芸、卞玉她们都有了自己的宫殿,彼此之间的联系反而少了,关系却不如在襄阳时亲密。现在刘欣回来,大家聚在一起,倒是一个难得的增进感情的机会。
就在大家正感受着温馨一刻的时候,马芸忽然说道:“你在这么重要的时候离开长安,不会就是看看风景去了吧。”
刘欣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扬了扬,说道:“此行的成果都在这里,我已经与康居签订了《卑阗条约》。”
只有在臣子们面前,刘欣才会以“朕”自称,在家人面前,他还是习惯说“我”字。
马芸接过那张纸看了一遍,脸色突然一变,说道:“为什么给康居这么优厚的条件?”
这份条约在沮授、田丰等人看来,只是一个天朝上国对边远小国的恩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但马芸不同,她的观念和刘欣是一样的,不可能为了一点虚名而牺牲实利。所以,对于这份条约,马芸立刻起了疑心。
刘欣倒也没有隐瞒,将自己与班偷儿的事情各盘托出。
女人们天生都喜欢八卦,对于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卞玉、蔡琰她们自然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只有马芸板着个脸,气愤不已。刘欣费了好大力气才哄得她回心转意。
不过,刘欣也没能和妻儿们在一起呆上多长时间,很快便有关于曹操的消息传了过来。
曹操不仅手底下人才众多,而且他本人也是个有雄图大略的英雄,所以刘欣才会对他如此重视,一定要先将他消灭掉,然后才去对付袁绍。事实上,曹操也值得刘欣如此重视。 ↑返回顶部↑
刘欣沉思半晌,摆了摆手,说道:“罚俸一年的事情,朕照准了。中原的战事已近尾声,迟则一年,早则半载,行将结束。一些事情也需要放到台面上来,幻影秘谍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公与,你回去以后拟一个章程,将幻影秘谍予以解散,相关人员或分配各郡县从事缉捕事宜,或是编入军伍以为细作,你看着办吧。”
幻影秘谍屡立奇功,但是刘欣已经感觉到这样一支隐密力量万一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将会酿成大祸。历史上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著名的特务组织,最后无不演变成某些人迫害异己、疯狂敛财的工具。刘欣自然不希望历史提前上演,在创立幻影秘谍之初,他就做好了这个打算,只是由于沮授设计刺杀刘协的事情而提前了。
刘欣这样做,也不是要全盘否定幻影秘谍,更不是要放弃情报工作。他只是借这次机会,将一个庞大的情报组织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而已。这样一来,各大军团以及地方军都将拥有自己的情报组织,负责军事情报的收集。而各郡县也有了经过适当训练的缉捕使臣,对于侦破案件也大有裨益。所以,刘欣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大汉情报系统进行了一次重组。当然了,这样的重组不可能一蹴而就,恐怕要过许多年才能够看出效果来。
虽然自己的权力被剥夺了,沮授倒反而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自从掌管幻影这支隐密的力量以来,他就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现在终于可以解放了。
心情轻松以后,沮授的思路又回到了军国大事上,他拱手问道:“荀攸、于禁二人当如何处置?三十万袁军俘虏要如何发落?徐将军的人马是南下围歼曹操,还是北上进击邺城?这向件事情都在等候陛下的旨意。”
刘欣听到沮授说到正事,知道他并没有受到刚才处分的影响,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毕竟沮授是从一开始就跟随自己的人,而且始终忠心耿耿,这次刺杀刘协也是从长远大局出发。刘欣更知道,沮授没有事先请示自己,就是为了防止事情万一暴露,到时候他可将全部罪责都揽到身上,从而撇清刘欣。
对于沮授问的几件事,其实刘欣一路上都在思考,心中已经有了定计,不由挥了挥手,说道:“邺城的袁绍早晚是瓮中之鳖,不足为虑,当务之急还是追击曹操。虽然曹操根基已失,但他手中还有二十多万军马,如果四处流窜恐怕为祸不小,需要将他尽早消灭。传旨,徐晃所部留一支人马防备北边的袁绍,其余人马即刻南下,先取黎阳,再断曹军的退路。黄忠、魏延所部除留一军守濮阳外,其余人马尽数西进,务必将曹军的活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至于那三十万俘虏,我大汉可不需要养这么多军队,让他们全部解甲归田吧。”说到这里,刘欣忽然顿了一下,这才缓缓说出对荀攸、于禁的处置意见,令沮授大吃一惊。
第789章拦路虎
荀攸和于禁被俘以后,两个人的表现截然不同。【于禁当时就主动请求投降,而荀攸却抵死不肯低头。刘欣却下旨将荀攸释放,送回他的家乡颍川,反将于禁斩首示众。
对于这样的处置结果,沮授很不理解,但是刘欣没说,他也没敢多问,只得遵照执行。
其实,在如何处置这两个人的问题上,刘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禁确实是个将才,武艺也十分精通,但他却欠缺一样东西,那就是骨气。刘欣希望自己的手下能够做到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惜死。而这一点,偏偏于禁做不到。如果再早个几年,刘欣或许还会饶过于禁,委他一个职司,只是刘欣现在人才济济,战将如云,也确实不差一个于禁了。
而荀攸却不同,他是颍川荀家的人,颍川书院就是荀家的产业。尽管现在颍川的荀家人已经不多了,但却有许多荀家人在曹操和袁绍手下为官。刘欣自从占了颍川以后,对荀家一直照顾有加,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与荀早年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当然了,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刘欣希望将荀家的这些人才引为己用。
所谓文治武功,现在天下虽乱,但是平定已经指日可待,将来治理天下,更多的是需要像荀攸、荀这些精通内政的人才。如果没有荀、荀攸的帮助,曹操早就因为粮草的事情而焦头烂额了,哪里还能与袁绍相争这么长时间。这样的人才正是将来治理国家所急需的。而且刘欣相信,只要荀攸回到颍川,看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他的思想一定也会随之发生转变。
当天中午,长安菜市口人头攒动,于禁、陈群和那名士兵被押上了法场。为了防止犯人在行刑前乱说一些不应该说的话,三个人的嘴里都被塞进了胡桃,用布条勒紧,只能从喉咙深处发出呜呜的声音。不过,这三个人的表情各异。于禁是满脸的懊恼和后悔,陈群是一脸的愤怒,唯有那名士兵神色坦然。
随着一声“时辰到!”,监斩官沮授扔出一支火签,刽子手扬起了鬼头大刀,于禁和那名士兵一齐人头落地。不过,于禁的首级很快被差役捡了起来,送往城门示众。而那名士兵的头颅则和尸身一起被收敛进一口薄皮棺材,送往城外乱坟岗安葬。当然了,谁也不知道,入夜以后,那名士兵的棺木却将运往襄阳,葬于城南的烈士陵园。最惨的莫过于陈群,他要被刽子手零割七十二刀以后才会断气,如果他早一刻断气,刽子手自己就会受到惩罚。
刑场有两位昔日的同僚,但荀攸并没有来为陈群和于禁送行,因为他已经踏上了南下的行程,与他同行的还有他与荀的家眷以及一支护送官兵。在荀攸的事情上,刘欣是好人做到底,不仅送还了荀攸的家眷,还把荀的家眷一并送还。荀攸当然不相信那队官兵是真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只怕更多的是出于监视。但是他却不敢打逃跑的主意,如果过去逃跑还说得过去,大不了害了自己一家人罢了,可现在还有他的堂叔荀一家也跟在后面。
刘欣也没有来到现场观看行刑,虽然已经多次经历战阵,但他还是不太喜欢这样血腥的场面。他一整天都呆在皇宫中陪着妻儿,尽管这次西域之行因为来去匆匆,没有来得及准备什么礼物,但是讲一讲西域的风土人情,还是很受大家欢迎。
宫城太大了,马芸、卞玉她们都有了自己的宫殿,彼此之间的联系反而少了,关系却不如在襄阳时亲密。现在刘欣回来,大家聚在一起,倒是一个难得的增进感情的机会。
就在大家正感受着温馨一刻的时候,马芸忽然说道:“你在这么重要的时候离开长安,不会就是看看风景去了吧。”
刘欣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扬了扬,说道:“此行的成果都在这里,我已经与康居签订了《卑阗条约》。”
只有在臣子们面前,刘欣才会以“朕”自称,在家人面前,他还是习惯说“我”字。
马芸接过那张纸看了一遍,脸色突然一变,说道:“为什么给康居这么优厚的条件?”
这份条约在沮授、田丰等人看来,只是一个天朝上国对边远小国的恩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但马芸不同,她的观念和刘欣是一样的,不可能为了一点虚名而牺牲实利。所以,对于这份条约,马芸立刻起了疑心。
刘欣倒也没有隐瞒,将自己与班偷儿的事情各盘托出。
女人们天生都喜欢八卦,对于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卞玉、蔡琰她们自然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只有马芸板着个脸,气愤不已。刘欣费了好大力气才哄得她回心转意。
不过,刘欣也没能和妻儿们在一起呆上多长时间,很快便有关于曹操的消息传了过来。
曹操不仅手底下人才众多,而且他本人也是个有雄图大略的英雄,所以刘欣才会对他如此重视,一定要先将他消灭掉,然后才去对付袁绍。事实上,曹操也值得刘欣如此重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