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有点甜 第184节(1 / 3)
郑媛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眉头一挑,微微眯了眯眼,她觉得周旭峰一定会提出一个非常可爱的建议。果然,继续往下看,周旭峰写道:我想买下这一份复习资料的版权,然后结册出版。
郑媛必须得承认,她非常心动。但是,郑媛这一回却不想白费功夫,她对之前兴致勃勃得写了无数篇稿子,最后却被告知没有稿费的事儿还心有不甘,所以她这回必须问清楚才能和周旭峰合作。
周旭峰很快就给郑媛回了信,他说,国家已经恢复了稿酬制,所以请郑媛放心,她的辛苦不会白费的。
郑媛放心了,便同意把版权授权给周旭峰,不过只有一年。
一年后,国家正式施行改革开放制度,周旭峰的建议给了郑媛灵感,为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积累财富的路子。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所以说,只要考上了大学,个人命运就会被改变,因此高考越发被重视。无数莘莘学子为了考上大学,不惜报名参加辅导班,购买多种复习资料。甚至这种热情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郑媛非常清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是一块还没有被开发的处女地。郑媛想了,她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出版社,专门出版中学生辅导资料,甚至等以后,还可以出版小学生辅导资料,作文资料等等。
不过,要把出版社做大,光靠她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更多的学者来帮她审校资料,出题等。而学者,可不是菜市场上的菜,随随便便她就能挑到最新鲜的最需要的。那么哪里的知识分子最多呢?
郑媛的目光落在了遥远的京城的方向,那里有着全国最好的大学,最多的学者。甚至都不需要他们专职,只要利用闲暇时间帮一帮她,她就能把这个出版社做大做强。
那么问题来了,知识分子向来目下无尘,一身清高,他们基本上都拥有光明的未来,所以一般不会为金钱折腰。那么一个满身铜臭味儿的商人,真的能吸引到无数学者来帮忙吗?
所以,还是得考大学。然后利用一名大学生的身份,以“分享学习经验,一起帮助全国中学生共同进步”的名义来就近邀请自己的同学,估计会顺利不少。
但是,考大学对于郑媛来说不难,考上大学后要面对的种种问题,才是真正的难点。到时候不仅要离开冯建文,还得离开她不到一岁的两个闺女,就算不离开闺女,她带着孩子去京城上学,那也得找人帮她来看孩子。
冯建文即便是心里再舍不得自家媳妇儿,但嘴里一直是表示支持的。
不过郑媛自己纠结的厉害,正当她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是好,冯建文那边突然下来一个通知——他被推荐到京城一所学院进修。
这个消息简直是喜从天降,这意味着,这次进修不仅可以和郑媛一起去京城,还意味着,进修回来后,他一定会被提拔。
第569章:四合院
不管郑媛能不能考上大学,冯建文九月份就要赶往京城是一定的了。
郑媛下定决心参加高考后,就开始潜心复习。七八年高考,有一大批年龄偏大的考生,误以为这一年高考会设置阻拦他们的门槛,所以就放弃了,但更多的是却是那些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便更加努力的考生。郑媛很清楚,失去了时间优势,七八年的高考对于她来说要比七七年难多了。
不过郑媛却很自信,京城的大学很多,她考不上最好的那所,也能考上一所不错的。
时间匆匆而过,通过几个月的努力,郑媛总算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得到了一份不错的收获,她被京城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录取了。恰好,郑娟就在这所学校里,郑媛也算是和自己的妹妹成为了同学。
冯建文不能离队,郑媛也不方便抛下孩子自己一个人先去京城打点,就给郑娟发了电报,让她在学校附近给她找套房子,她拖家带口的,肯定没法住学校的宿舍。
郑娟自从上了大学后,大概是见识了更大的世界,更广阔的天地,那是眼见地成熟起来了。郑媛把事情托付给她也放心。
不过郑媛是放心了,郑天明却不放心,知道郑媛要找房子,连忙赶过来帮忙。
郑媛的要求是尽量宽敞一点,家里人口多,住起来更舒服。而且她落脚的地方以后说不定还有其他亲戚要过来帮忙照看孩子,所以房间要足够多。
郑娟和郑天明一起给郑媛看了三天,最后给她定下来一间四合院。
郑媛是八月底来的京城,郑娟和郑天明一起去火车站接的人,然后他们把郑媛和冯建文一家六口带去租好的四合院。
郑天明介绍说:“这房子里只有一位老太太居住,她一个人住不了这么大的房子,这才往外租了。老人家年龄不小了,没有工作,租房子还能赚点生活费。”
郑媛问:“怎么就她一个人住?”
郑天明摇摇头:“我也不清楚,可能孩子没在身边吧?”
“这事儿我知道!”郑娟突然出声,对郑媛说,“老太太的老伴儿还有儿子,据说好多年前出国,路上出了事故,就死在国外了。老太太身边本来还有个女儿,不过她女儿也在几年前见义勇为的时候出了意外,就留下老太太一个人。”
命运无常在这个老太太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令人唏嘘。
“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郑媛问。 ↑返回顶部↑
郑媛必须得承认,她非常心动。但是,郑媛这一回却不想白费功夫,她对之前兴致勃勃得写了无数篇稿子,最后却被告知没有稿费的事儿还心有不甘,所以她这回必须问清楚才能和周旭峰合作。
周旭峰很快就给郑媛回了信,他说,国家已经恢复了稿酬制,所以请郑媛放心,她的辛苦不会白费的。
郑媛放心了,便同意把版权授权给周旭峰,不过只有一年。
一年后,国家正式施行改革开放制度,周旭峰的建议给了郑媛灵感,为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积累财富的路子。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所以说,只要考上了大学,个人命运就会被改变,因此高考越发被重视。无数莘莘学子为了考上大学,不惜报名参加辅导班,购买多种复习资料。甚至这种热情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郑媛非常清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是一块还没有被开发的处女地。郑媛想了,她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出版社,专门出版中学生辅导资料,甚至等以后,还可以出版小学生辅导资料,作文资料等等。
不过,要把出版社做大,光靠她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更多的学者来帮她审校资料,出题等。而学者,可不是菜市场上的菜,随随便便她就能挑到最新鲜的最需要的。那么哪里的知识分子最多呢?
郑媛的目光落在了遥远的京城的方向,那里有着全国最好的大学,最多的学者。甚至都不需要他们专职,只要利用闲暇时间帮一帮她,她就能把这个出版社做大做强。
那么问题来了,知识分子向来目下无尘,一身清高,他们基本上都拥有光明的未来,所以一般不会为金钱折腰。那么一个满身铜臭味儿的商人,真的能吸引到无数学者来帮忙吗?
所以,还是得考大学。然后利用一名大学生的身份,以“分享学习经验,一起帮助全国中学生共同进步”的名义来就近邀请自己的同学,估计会顺利不少。
但是,考大学对于郑媛来说不难,考上大学后要面对的种种问题,才是真正的难点。到时候不仅要离开冯建文,还得离开她不到一岁的两个闺女,就算不离开闺女,她带着孩子去京城上学,那也得找人帮她来看孩子。
冯建文即便是心里再舍不得自家媳妇儿,但嘴里一直是表示支持的。
不过郑媛自己纠结的厉害,正当她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是好,冯建文那边突然下来一个通知——他被推荐到京城一所学院进修。
这个消息简直是喜从天降,这意味着,这次进修不仅可以和郑媛一起去京城,还意味着,进修回来后,他一定会被提拔。
第569章:四合院
不管郑媛能不能考上大学,冯建文九月份就要赶往京城是一定的了。
郑媛下定决心参加高考后,就开始潜心复习。七八年高考,有一大批年龄偏大的考生,误以为这一年高考会设置阻拦他们的门槛,所以就放弃了,但更多的是却是那些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便更加努力的考生。郑媛很清楚,失去了时间优势,七八年的高考对于她来说要比七七年难多了。
不过郑媛却很自信,京城的大学很多,她考不上最好的那所,也能考上一所不错的。
时间匆匆而过,通过几个月的努力,郑媛总算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得到了一份不错的收获,她被京城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录取了。恰好,郑娟就在这所学校里,郑媛也算是和自己的妹妹成为了同学。
冯建文不能离队,郑媛也不方便抛下孩子自己一个人先去京城打点,就给郑娟发了电报,让她在学校附近给她找套房子,她拖家带口的,肯定没法住学校的宿舍。
郑娟自从上了大学后,大概是见识了更大的世界,更广阔的天地,那是眼见地成熟起来了。郑媛把事情托付给她也放心。
不过郑媛是放心了,郑天明却不放心,知道郑媛要找房子,连忙赶过来帮忙。
郑媛的要求是尽量宽敞一点,家里人口多,住起来更舒服。而且她落脚的地方以后说不定还有其他亲戚要过来帮忙照看孩子,所以房间要足够多。
郑娟和郑天明一起给郑媛看了三天,最后给她定下来一间四合院。
郑媛是八月底来的京城,郑娟和郑天明一起去火车站接的人,然后他们把郑媛和冯建文一家六口带去租好的四合院。
郑天明介绍说:“这房子里只有一位老太太居住,她一个人住不了这么大的房子,这才往外租了。老人家年龄不小了,没有工作,租房子还能赚点生活费。”
郑媛问:“怎么就她一个人住?”
郑天明摇摇头:“我也不清楚,可能孩子没在身边吧?”
“这事儿我知道!”郑娟突然出声,对郑媛说,“老太太的老伴儿还有儿子,据说好多年前出国,路上出了事故,就死在国外了。老太太身边本来还有个女儿,不过她女儿也在几年前见义勇为的时候出了意外,就留下老太太一个人。”
命运无常在这个老太太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令人唏嘘。
“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郑媛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