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时机已到(2 / 3)
李易的主要兵力全都集中在襄阳周围,其中有李易一开始从南阳带来的两万人,原本的荆州军四万来人,以及整编后的扬州军,也是四万来人,还有少量的,李易从荆南那边抽调出来的精锐。
也就是说,李易在不调动荆州各郡兵马,并且给襄阳留下两万人守城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对外出动八万大军!
如果战事紧急,李易还能再凑出三万左右。
这样的力量,足以让天下任何一个诸侯畏惧!
当李易看到自己手中的数据的时候,他在高兴之余,也是万分感慨,唏嘘刘表果真是个没野心的人,不然以荆州的家底早早谋划的话,天下格局真的很难说的。
不过李易并没有因为实力的暴涨而膨胀,他不想让这些力量尽数暴露在人前,他还不想引人忌惮,于是,这次出兵徐州,李易权衡再三,最终将数目定在了三万人上。
这三万人可不是对付曹操用的,而是为刘备准备的,因为刘备才是李易此行的第一目标,甚至谋划徐州都要往后放一放,李易之前一直说等待时机,其实就是等刘备入徐州。
定下兵马数目,在决定这次随行之人的时候,李易就有些为难了。
去徐州的人,才能必须足够,而留在襄阳的人,不光要才能,还要威望,而且必须让李易绝对放心才行,因为此去徐州,时间应该不会短。
最后,纠结了许久,李易万般不舍的,将郭嘉留在了襄阳,并让最踏实,最识大体的两个将军,徐盛和霍峻两人留下来协助郭嘉镇守襄阳。
郭嘉并没有因为李易将他留下而有不满,相反,他知道李易其实是很想把他带在身边的,但襄阳实在太重要了,李易只能,也必须把襄阳交给他最为信任的人。
为了让李易安心,郭嘉收敛了平日的轻浮神态,郑重向李易表示,在李易从徐州归来之前,郭嘉绝对不碰半滴酒水,不然自领军法!
与郭嘉交代完事情,李易就喊来了徐盛和霍峻。
当初徐盛投奔李易的时候,李易可是说过,之后要让徐盛风风光光回徐州的,这次却是他爽约了。
不过李易虽然心怀歉意,但徐盛却是半点不满的意思都没有,上次打袁术的时候,他已经得了一个亭侯,这是他原本想都不敢想的荣誉,李易却让他得到了,如今徐盛已经将李易当做再生父母一般,如果会对他抱怨?
至于霍峻这边,倒是问题不大,因为李易这次带上了他哥,霍峻自然乐得自家兄长跟着李易升官。
定下了留守襄阳的主要人员,随着李易出兵的人就好说了。
武将方面,中军主将的依然是徐晃,同行的还有典韦、黄忠、魏延、甘宁、苏飞、凌操、蔡中、龚都、裴元绍、霍笃等将领。
其中一些人是骨干,比如徐晃、黄忠,像魏延甘宁这些人,李易是特意带他们去历练“升级”的,毕竟名将也得培养才能真正成为名将。
最后还有一种人,就是蔡中了,李易带上他并不是想让蔡中去冲锋陷阵,而是有蔡中在,李易能对蔡家更加放心一些。
至于文官方面,李易主要带了四个“参谋”,分别是蒯越,荀攸,张昭,徐庶,以及最近被李易做通思想工作的伊籍,以及还是俘虏身份的毛玠。
其中蒯越李易虽然信任他,却不愿他镇守襄阳,因为加上江夏的蒯良,这俩人一旦生出歹意,那个后果李易实在承受不起。
带上张昭的理由也很简单,张昭就是徐州人,关系多,方便李易打开局面。
原本李易还想带上诸葛玄的,诸葛玄做事踏实认真,而且有种铁面无私的味道,很适合做与财务或者律法有关的工作,奈何诸葛玄近来身体不太好,李易不忍心让他颠簸,便只好将他留下,改为让徐庶负责这方面事宜。
李易对自己的阵容感到非常满意,也就是他麾下这些人的名声还不够响亮,单纯比较水平的话,一点都不虚曹操和袁绍他们。
就这样,在十月的最后一天,李易告别相送的官员以及家人,带着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襄阳城,向着徐州而去。
李易这次出兵,并没有带太多口粮,因为李易早就与陶谦说好了,他如果要出兵相助的话,不单单是到了徐州后的口粮问题要陶谦解决,就连半路上的,也得陶谦负担。
李易这一路主要是要经过豫州地界,陶谦不可能从徐州往豫州运粮,那样耗费太大,也太傻。
于是,李易就当了甩手掌柜,由陶谦去给孔融做工作,也不知陶谦怎么说的,孔融竟然答应了沿路供给李易粮草。
这个结果让李易又是高兴,又是遗憾,他是很希望孔融不配合的,然后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跟孔融干一仗,开几个粮仓,为将来的撕破脸埋下伏笔,现在却是没机会了。 ↑返回顶部↑
也就是说,李易在不调动荆州各郡兵马,并且给襄阳留下两万人守城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对外出动八万大军!
如果战事紧急,李易还能再凑出三万左右。
这样的力量,足以让天下任何一个诸侯畏惧!
当李易看到自己手中的数据的时候,他在高兴之余,也是万分感慨,唏嘘刘表果真是个没野心的人,不然以荆州的家底早早谋划的话,天下格局真的很难说的。
不过李易并没有因为实力的暴涨而膨胀,他不想让这些力量尽数暴露在人前,他还不想引人忌惮,于是,这次出兵徐州,李易权衡再三,最终将数目定在了三万人上。
这三万人可不是对付曹操用的,而是为刘备准备的,因为刘备才是李易此行的第一目标,甚至谋划徐州都要往后放一放,李易之前一直说等待时机,其实就是等刘备入徐州。
定下兵马数目,在决定这次随行之人的时候,李易就有些为难了。
去徐州的人,才能必须足够,而留在襄阳的人,不光要才能,还要威望,而且必须让李易绝对放心才行,因为此去徐州,时间应该不会短。
最后,纠结了许久,李易万般不舍的,将郭嘉留在了襄阳,并让最踏实,最识大体的两个将军,徐盛和霍峻两人留下来协助郭嘉镇守襄阳。
郭嘉并没有因为李易将他留下而有不满,相反,他知道李易其实是很想把他带在身边的,但襄阳实在太重要了,李易只能,也必须把襄阳交给他最为信任的人。
为了让李易安心,郭嘉收敛了平日的轻浮神态,郑重向李易表示,在李易从徐州归来之前,郭嘉绝对不碰半滴酒水,不然自领军法!
与郭嘉交代完事情,李易就喊来了徐盛和霍峻。
当初徐盛投奔李易的时候,李易可是说过,之后要让徐盛风风光光回徐州的,这次却是他爽约了。
不过李易虽然心怀歉意,但徐盛却是半点不满的意思都没有,上次打袁术的时候,他已经得了一个亭侯,这是他原本想都不敢想的荣誉,李易却让他得到了,如今徐盛已经将李易当做再生父母一般,如果会对他抱怨?
至于霍峻这边,倒是问题不大,因为李易这次带上了他哥,霍峻自然乐得自家兄长跟着李易升官。
定下了留守襄阳的主要人员,随着李易出兵的人就好说了。
武将方面,中军主将的依然是徐晃,同行的还有典韦、黄忠、魏延、甘宁、苏飞、凌操、蔡中、龚都、裴元绍、霍笃等将领。
其中一些人是骨干,比如徐晃、黄忠,像魏延甘宁这些人,李易是特意带他们去历练“升级”的,毕竟名将也得培养才能真正成为名将。
最后还有一种人,就是蔡中了,李易带上他并不是想让蔡中去冲锋陷阵,而是有蔡中在,李易能对蔡家更加放心一些。
至于文官方面,李易主要带了四个“参谋”,分别是蒯越,荀攸,张昭,徐庶,以及最近被李易做通思想工作的伊籍,以及还是俘虏身份的毛玠。
其中蒯越李易虽然信任他,却不愿他镇守襄阳,因为加上江夏的蒯良,这俩人一旦生出歹意,那个后果李易实在承受不起。
带上张昭的理由也很简单,张昭就是徐州人,关系多,方便李易打开局面。
原本李易还想带上诸葛玄的,诸葛玄做事踏实认真,而且有种铁面无私的味道,很适合做与财务或者律法有关的工作,奈何诸葛玄近来身体不太好,李易不忍心让他颠簸,便只好将他留下,改为让徐庶负责这方面事宜。
李易对自己的阵容感到非常满意,也就是他麾下这些人的名声还不够响亮,单纯比较水平的话,一点都不虚曹操和袁绍他们。
就这样,在十月的最后一天,李易告别相送的官员以及家人,带着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襄阳城,向着徐州而去。
李易这次出兵,并没有带太多口粮,因为李易早就与陶谦说好了,他如果要出兵相助的话,不单单是到了徐州后的口粮问题要陶谦解决,就连半路上的,也得陶谦负担。
李易这一路主要是要经过豫州地界,陶谦不可能从徐州往豫州运粮,那样耗费太大,也太傻。
于是,李易就当了甩手掌柜,由陶谦去给孔融做工作,也不知陶谦怎么说的,孔融竟然答应了沿路供给李易粮草。
这个结果让李易又是高兴,又是遗憾,他是很希望孔融不配合的,然后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跟孔融干一仗,开几个粮仓,为将来的撕破脸埋下伏笔,现在却是没机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