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步步进逼(2 / 3)
蒯越颔首,丝毫不觉意外,像是袁家这种底蕴的世家,陈到一个县令真的不够看,哪怕是孔融要调查起来也不容易。
不过,陈到说的那些对蒯越而言已经足够了。
蒯越转身对李易说道:“主公,属下认为袁家在当地势大,虽然轻易不会作乱,但也不好治理,终究是个隐患,而主公暂时虽然不能将之铲除,但适当削弱一二,还是可以的,而且袁家也明白其中道理,应该不会拒绝。”
李易马上就想到了什么,问道:“难道是向袁家要人?”
“正是如此。”
蒯越说道:“主公可以以孔融袒护刘繇,我军兵力不足为由,请袁家派出三千青壮助战,袁家虽然不愿,却也只能应允,然后主公可留两千兵马驻扎汝阳,一旦陈国刘宠有所异动,同样可以让袁家出人出力。”
李易想了想,觉得蒯越说的有道理,袁家现在求的不是在汝阳发展,而是李易别动他们根本,那么李易要点青壮,这对旁人来说很难接受,即便袁家也会肉痛,却不是触及底线的事情,那么何乐不为?
想清楚之后,李易目光扫过身边众人,视线定格之后,说道:“苏飞,今日起你便为汝阳县令,驻兵两千,平日多多关注陈国以及袁家动向,不过汝阳形势复杂,我允你自行募兵五千,另外,切记善待百姓,在这里我们是官,袁家是民,若是我们对百姓还不如袁家,这不仅是失职,更是德不配位!”
苏飞凛然,赶忙拜道:“请主公放心,末将绝不辜负主公重托!”
李易点点头,然后又对众人说道:“刚刚的话,我不仅仅是对苏飞说的,也不只是针对汝阳,而是要告诉诸位,尔等今后无论脚下何地,身居何位,都要时时牢记,百姓虽然孱弱,却是这天下的根本,唯有善待百姓,方能江山稳固,若是视百姓生死为蝼蚁,这十年的大汉如何,便是前车之鉴!”
众人当即向李易拜道:“属下谨记主公教诲!”
陈到自然也在其中,中很是宽慰,本来像他这种性格的人选择投靠李易,并不是太合适,但陈到最终还是来了,不是因为李易的实力强大,而是李易对老百姓真的很好,如此仁义之主,即便有些野心又有何妨,反正他注定是要造福天下的。
所以,陈到觉得自己选择李易,没错!
之后李易继续向汝阳行军,而事情的发展果然很顺利,在李易还未抵达城池之前,便遇到了袁家的劳军队伍,带头的人论辈分是袁绍的族叔,虽然在外名声不如袁绍那一支,却是袁家老宅的话事人。
这跟陈到说的有些不符,因为袁家是应该在城池里面等他的才对,不过很快李易就想通了其中缘由,大概陈到已经出城了,袁家要是还窝在城里,万一被李易误会他们是在摆谱,不给面子,这岂不糟糕?
所以,袁家人只能也跟着迎了出来。
李易并没有给袁家人摆脸色,客客气气的说了几句话,一路同行到了汝阳城下,然后不出所料的,城门大开,就等着他去接收了。
李易很高兴,嘉奖了城内的军卒,但袁家毕竟在这里经营多年,考虑安全问题,李易本人并没有进城,只是让张绣带着前锋兵马在城里走了一圈,彰显军威,最后让苏飞带着兵马进驻其中。
之后李易让蒯越代表他与袁家家主就汝南的事情谈了谈,虽然有些许小的争执,但在主要问题上,全都达到了李易的要求。
袁家会在汝阳老老实实的生活,不会参合官场上的事情,李易也承诺,只要袁家人不作奸犯科,他就不会对袁家动手,但因为袁家根基太深,他不放心,所以袁家也需要拿出一些诚意来,那就是交给李易三千青壮,并在必要的时候支持一下苏飞,算是以一种变相的“裁军”,来表明自己的无害。
因为汝阳的特殊性,李易在这里逗留了一天,才赶向下一个目的地,南顿。
虽然李易进入汝南是以刘繇为借口,甚至还发了海捕文书,但现在要是再有人把这当真,那就是傻子了。
豫州那么多的县令里面肯定有大汉的死忠,认为李易是在谋逆,不会甘愿归顺与他,奈何孔融不给力,只凭一个区区县令,除非出现陈仓郝昭那种情况,基本是不可能挡得住李易的。
李易大军到了南顿的时候,南顿县令紧闭城门,呵斥李易为国贼,并组织青壮抵抗李易,李易直接命令大军攻城,虽然是急行军,没多少重型器械,但南顿的兵力更少,本身也非坚城,而且那些青壮也没多少战意,只一次冲锋就上了城头,然后破开城门,城中的军士尽皆投降,县令也被李易生擒。
对于这个敢抵抗自己的县令,李易心里非常欣赏,但是,李易还是下令诛其三族。
李易也不愿这么很的,但是没办法,豫州还有那么多的城池,他不想再有第二个人抵抗他,所以,他只能拿这个让他欣赏县令开刀,只要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让一些原本打算抵抗他的县令放弃计划,那么不管是对他的战略,还是对百姓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至于在南顿参与守城的士兵与青壮,李易虽然没有直接降罪,却也把他们给编入了一个临时的先锋营,其实就是攻城时候的敢死队。
李易的做法有些冷酷,但打仗本来就不是过家家,容不得烂好心。
大概是因为南顿的事情起了效果,等李易的兵马来到项县的时候,项县县令开门献城,出迎数里,不仅如此,他还为李易送上了来自宜禄、信仰两地县令的书信,说是当地人心不安,希望李易可以看在百姓的份上,派出兵马,帮助他们稳定民心。
说白了就是投降信。 ↑返回顶部↑
不过,陈到说的那些对蒯越而言已经足够了。
蒯越转身对李易说道:“主公,属下认为袁家在当地势大,虽然轻易不会作乱,但也不好治理,终究是个隐患,而主公暂时虽然不能将之铲除,但适当削弱一二,还是可以的,而且袁家也明白其中道理,应该不会拒绝。”
李易马上就想到了什么,问道:“难道是向袁家要人?”
“正是如此。”
蒯越说道:“主公可以以孔融袒护刘繇,我军兵力不足为由,请袁家派出三千青壮助战,袁家虽然不愿,却也只能应允,然后主公可留两千兵马驻扎汝阳,一旦陈国刘宠有所异动,同样可以让袁家出人出力。”
李易想了想,觉得蒯越说的有道理,袁家现在求的不是在汝阳发展,而是李易别动他们根本,那么李易要点青壮,这对旁人来说很难接受,即便袁家也会肉痛,却不是触及底线的事情,那么何乐不为?
想清楚之后,李易目光扫过身边众人,视线定格之后,说道:“苏飞,今日起你便为汝阳县令,驻兵两千,平日多多关注陈国以及袁家动向,不过汝阳形势复杂,我允你自行募兵五千,另外,切记善待百姓,在这里我们是官,袁家是民,若是我们对百姓还不如袁家,这不仅是失职,更是德不配位!”
苏飞凛然,赶忙拜道:“请主公放心,末将绝不辜负主公重托!”
李易点点头,然后又对众人说道:“刚刚的话,我不仅仅是对苏飞说的,也不只是针对汝阳,而是要告诉诸位,尔等今后无论脚下何地,身居何位,都要时时牢记,百姓虽然孱弱,却是这天下的根本,唯有善待百姓,方能江山稳固,若是视百姓生死为蝼蚁,这十年的大汉如何,便是前车之鉴!”
众人当即向李易拜道:“属下谨记主公教诲!”
陈到自然也在其中,中很是宽慰,本来像他这种性格的人选择投靠李易,并不是太合适,但陈到最终还是来了,不是因为李易的实力强大,而是李易对老百姓真的很好,如此仁义之主,即便有些野心又有何妨,反正他注定是要造福天下的。
所以,陈到觉得自己选择李易,没错!
之后李易继续向汝阳行军,而事情的发展果然很顺利,在李易还未抵达城池之前,便遇到了袁家的劳军队伍,带头的人论辈分是袁绍的族叔,虽然在外名声不如袁绍那一支,却是袁家老宅的话事人。
这跟陈到说的有些不符,因为袁家是应该在城池里面等他的才对,不过很快李易就想通了其中缘由,大概陈到已经出城了,袁家要是还窝在城里,万一被李易误会他们是在摆谱,不给面子,这岂不糟糕?
所以,袁家人只能也跟着迎了出来。
李易并没有给袁家人摆脸色,客客气气的说了几句话,一路同行到了汝阳城下,然后不出所料的,城门大开,就等着他去接收了。
李易很高兴,嘉奖了城内的军卒,但袁家毕竟在这里经营多年,考虑安全问题,李易本人并没有进城,只是让张绣带着前锋兵马在城里走了一圈,彰显军威,最后让苏飞带着兵马进驻其中。
之后李易让蒯越代表他与袁家家主就汝南的事情谈了谈,虽然有些许小的争执,但在主要问题上,全都达到了李易的要求。
袁家会在汝阳老老实实的生活,不会参合官场上的事情,李易也承诺,只要袁家人不作奸犯科,他就不会对袁家动手,但因为袁家根基太深,他不放心,所以袁家也需要拿出一些诚意来,那就是交给李易三千青壮,并在必要的时候支持一下苏飞,算是以一种变相的“裁军”,来表明自己的无害。
因为汝阳的特殊性,李易在这里逗留了一天,才赶向下一个目的地,南顿。
虽然李易进入汝南是以刘繇为借口,甚至还发了海捕文书,但现在要是再有人把这当真,那就是傻子了。
豫州那么多的县令里面肯定有大汉的死忠,认为李易是在谋逆,不会甘愿归顺与他,奈何孔融不给力,只凭一个区区县令,除非出现陈仓郝昭那种情况,基本是不可能挡得住李易的。
李易大军到了南顿的时候,南顿县令紧闭城门,呵斥李易为国贼,并组织青壮抵抗李易,李易直接命令大军攻城,虽然是急行军,没多少重型器械,但南顿的兵力更少,本身也非坚城,而且那些青壮也没多少战意,只一次冲锋就上了城头,然后破开城门,城中的军士尽皆投降,县令也被李易生擒。
对于这个敢抵抗自己的县令,李易心里非常欣赏,但是,李易还是下令诛其三族。
李易也不愿这么很的,但是没办法,豫州还有那么多的城池,他不想再有第二个人抵抗他,所以,他只能拿这个让他欣赏县令开刀,只要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让一些原本打算抵抗他的县令放弃计划,那么不管是对他的战略,还是对百姓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至于在南顿参与守城的士兵与青壮,李易虽然没有直接降罪,却也把他们给编入了一个临时的先锋营,其实就是攻城时候的敢死队。
李易的做法有些冷酷,但打仗本来就不是过家家,容不得烂好心。
大概是因为南顿的事情起了效果,等李易的兵马来到项县的时候,项县县令开门献城,出迎数里,不仅如此,他还为李易送上了来自宜禄、信仰两地县令的书信,说是当地人心不安,希望李易可以看在百姓的份上,派出兵马,帮助他们稳定民心。
说白了就是投降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