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豪崛起 第305节(1 / 4)
去年写的书?
霍耀文眼珠子转了转,猛然想起自己写的那本《龙蛇演义》。
……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霍耀文到了出版公司,从姚文杰的口中得知,《龙蛇演义》自从上个月正式在东方日报连载以后,致使报纸销量大增。
看销量不错,姚文杰也是动了直接把后续内容印刷成册出版的想法,所以打电话想问问霍耀文,只不过他昨天下午不在家。
“没必要,反正也就几十万字,就一直在报纸上连载算了,等之后再考虑印成书出版。”霍耀文摇了摇头,他现在倒是不怎么样在意一本书出版赚的钱,提高报纸销量获得的广告费,其实并不比书籍出版赚的少。
“那好吧。”姚文杰心里大叹可惜。
霍耀文看他这样子,哪里会不清楚其心里所想,无非就是又少赚了一点钱。毕竟书籍出版,他这位总编是用一定分成的。
又聊了一会儿最近出版公司的近况,得知南洋那边已经完全铺开了路子,几乎只要是耀文图书出版的书籍,都能在南洋各国发行时,霍耀文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以来,出版公司也算是开拓了大半个亚洲地区的图书市场发行了。
一眨眼,数日过去,时间步入了五月份。
距离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亚洲文学交流会的日子越来越近,香港大大小小的报纸也都在报道这一盛况,时不时的就爆出某某知名作家,文学大师来到了香港。
霍耀文也应举办方的邀请,与一下在亚洲范围内都颇为名气的文学作家进行会前交流。
很快就到了交流会开始的日子,霍耀文和张老师一同前往了中文大学的大礼堂。
而另一头,在经过几天短暂报纸宣传后,《殭尸道长》悄然的在嘉禾院线上映了。
...
第496章 【大师云集】(修)
5月3日,今天阳光明媚,天上的太阳散发着温暖的气息,照射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香港中文大学内外,早已被赶来听课的学生、采访的记者,围堵的是水泄不通。
大礼堂内,密密麻麻的人流,三五成群的交流着。
霍耀文跟在张承颐身后走了进来,一路上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身影,像徐訏、刘以鬯、张爱玲等人。
除了这些书写文学系较强的作家文人外,还有梁羽生、金镛、亦舒、倪框等当代在武侠、科幻、言情等领域有较强代表性的小说作家。
张承颐带着霍耀文一路朝内走去,片刻就来到几个人的跟前,介绍道:“耀文,这位就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李卓敏先生。”
“李校长你好。”霍耀文见过李卓敏几次,但并没有打过交道,这也算是第一次交谈。
李卓敏伸出手热情道:“霍先生久仰大名,之前虽然见过几面,但却一直无缘相识,这次很感谢你能来参加这场亚洲文化交流会。”
霍耀文谦虚道:“李校长说笑了,这么大的一场文学盛会我怎么可能不过来学习学习呢。”
“霍先生,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位是我们中文大学的教授徐訏……”
这场由中文大学举办的亚洲文化交流会,算是开放式的。虽然条件放的很宽,但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能来这里的几乎都是在现今亚洲文坛都颇具知名度的作家文人。
来的文人作家一多,又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所以难免会被放在一起比较。
就在交流会开始的前几天,港澳台、日本、韩国、马来、新家等地方的媒体报纸就开始宣传起这场战后几十年后最为盛大的一场民间文化交流会。
随着话题的展开,为了各自报纸的销量,他们从报道这场文化交流会,开始延伸到来参加交流会的一些作家和文人。
从南洋一带来的文人作家,相对来说人数是最少的,大约只有二十多个,而且大部分都是年纪超过五十岁以上的华人,深受多年前五四运动的影响,他们的文学情感和写作风格都偏向港台。 ↑返回顶部↑
霍耀文眼珠子转了转,猛然想起自己写的那本《龙蛇演义》。
……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霍耀文到了出版公司,从姚文杰的口中得知,《龙蛇演义》自从上个月正式在东方日报连载以后,致使报纸销量大增。
看销量不错,姚文杰也是动了直接把后续内容印刷成册出版的想法,所以打电话想问问霍耀文,只不过他昨天下午不在家。
“没必要,反正也就几十万字,就一直在报纸上连载算了,等之后再考虑印成书出版。”霍耀文摇了摇头,他现在倒是不怎么样在意一本书出版赚的钱,提高报纸销量获得的广告费,其实并不比书籍出版赚的少。
“那好吧。”姚文杰心里大叹可惜。
霍耀文看他这样子,哪里会不清楚其心里所想,无非就是又少赚了一点钱。毕竟书籍出版,他这位总编是用一定分成的。
又聊了一会儿最近出版公司的近况,得知南洋那边已经完全铺开了路子,几乎只要是耀文图书出版的书籍,都能在南洋各国发行时,霍耀文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以来,出版公司也算是开拓了大半个亚洲地区的图书市场发行了。
一眨眼,数日过去,时间步入了五月份。
距离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亚洲文学交流会的日子越来越近,香港大大小小的报纸也都在报道这一盛况,时不时的就爆出某某知名作家,文学大师来到了香港。
霍耀文也应举办方的邀请,与一下在亚洲范围内都颇为名气的文学作家进行会前交流。
很快就到了交流会开始的日子,霍耀文和张老师一同前往了中文大学的大礼堂。
而另一头,在经过几天短暂报纸宣传后,《殭尸道长》悄然的在嘉禾院线上映了。
...
第496章 【大师云集】(修)
5月3日,今天阳光明媚,天上的太阳散发着温暖的气息,照射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香港中文大学内外,早已被赶来听课的学生、采访的记者,围堵的是水泄不通。
大礼堂内,密密麻麻的人流,三五成群的交流着。
霍耀文跟在张承颐身后走了进来,一路上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身影,像徐訏、刘以鬯、张爱玲等人。
除了这些书写文学系较强的作家文人外,还有梁羽生、金镛、亦舒、倪框等当代在武侠、科幻、言情等领域有较强代表性的小说作家。
张承颐带着霍耀文一路朝内走去,片刻就来到几个人的跟前,介绍道:“耀文,这位就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李卓敏先生。”
“李校长你好。”霍耀文见过李卓敏几次,但并没有打过交道,这也算是第一次交谈。
李卓敏伸出手热情道:“霍先生久仰大名,之前虽然见过几面,但却一直无缘相识,这次很感谢你能来参加这场亚洲文化交流会。”
霍耀文谦虚道:“李校长说笑了,这么大的一场文学盛会我怎么可能不过来学习学习呢。”
“霍先生,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位是我们中文大学的教授徐訏……”
这场由中文大学举办的亚洲文化交流会,算是开放式的。虽然条件放的很宽,但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能来这里的几乎都是在现今亚洲文坛都颇具知名度的作家文人。
来的文人作家一多,又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所以难免会被放在一起比较。
就在交流会开始的前几天,港澳台、日本、韩国、马来、新家等地方的媒体报纸就开始宣传起这场战后几十年后最为盛大的一场民间文化交流会。
随着话题的展开,为了各自报纸的销量,他们从报道这场文化交流会,开始延伸到来参加交流会的一些作家和文人。
从南洋一带来的文人作家,相对来说人数是最少的,大约只有二十多个,而且大部分都是年纪超过五十岁以上的华人,深受多年前五四运动的影响,他们的文学情感和写作风格都偏向港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