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1 / 4)
许宜华纵然有勇毅侯府支持,但是侯府嫡女要嫁的却是六皇子,就算许宜华是侯府嫡女,勇毅侯也不会以全部身家站在她后面支持,所以许宜华其实背景很单薄的,这样的女人,凭什么与自家女儿相抗衡,就算进了四皇子的后院里,也得在李如月手下讨生活。
常国公详细的分析着,倒是也让李如月和小宁氏冷静下来,男女之间关心的事是不一样的,常国公以自身实力保证了女儿的地位,可是小宁氏和李如月更加关注四皇子的心意。
在又重复了一番四皇子的话后,小宁氏这才有几许放下心来,虽然四皇子说的不知真假,可是态度好歹还算诚恳,这样女儿进门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你放心,为父自然不会让你吃亏的,不会那么轻易就让勇毅侯如愿……”
看着李如月还是委屈的两眼通红,常国公抚了一下她的肩头,从容的笑道。
发生了这等事,四皇子自然不会不与勇毅侯通气,实际上第二日下朝后,就赶紧又寻机会与勇毅侯解释。
皇子们之间的内斗,外臣也没法评论什么,尤其是可能还涉及自己的准女婿六皇子,勇毅侯打量了四皇子片刻,确定刘池瑞的心意未改后,也就可有可无的接受了他的解释。
只是许宜华到底是自己府上出来的,他愿意把许宜华嫁给刘池瑞,是为了两好合一好,若是到时候闹得太没脸了,许宜华弄得太卑微,活生生就是打了侯府的脸,他是不会同意许宜华给四皇子做侧室的。
刘池瑞夹在勇毅侯和常国公中间,着实是烦恼了一通,偏偏两边都不能得罪,只能硬着头皮想法子进行调和,不由的暗骂当初设计他的人实在太缺德,一下子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不说,还把他置于一个两面不讨好的尴尬位置。
后来刘池瑞使人好不容易接触到了许宜华那边,得到的消息竟然是玉佩是许宜华身边的人捡来的,有人冒充了刘池瑞身边的内侍,接触了许宜华身边的下人。
因内侍都是长得白白净净,清秀瘦弱,从小净身的男子,所以大抵上有些像的,后来刘池瑞也没有查清楚到底是谁装作自己的内侍。
但是玉佩之事到底传了出去,在外人看来,一向端方的刘池瑞竟然也是个多情的,也让人有些吃惊,人不风流枉少年,虽然不至于让他身上沾多少坏名声,但是明面上君子,实际上风流,在擅长由小见大的人看来,足见之前的形象都是装出来的,光一个表里不一就够让人置喙了。
就连一向不着调的二皇子,都要勾肩搭背的对刘池瑞叹上一句听说你与人私定终身,想悔婚了?
各种流言更加剧了刘池瑞劝说两边的难度,被闹得一个头两个大,花了全部的心力经营的形象,终是被泼上了污迹。
最终在刘池瑞的努力下,终于常国公和勇毅侯府达成了和解,还是李如月生下嫡子后,许宜华才能入门,但是时间不超过三年,也就是若李如月三年后还没有生下嫡子,那么许宜华就得入门了。
而许宜华那边,到时候也是正经的风风光光下聘进入王府,但是因玉佩这段公案闹出些不太好的名声,让常国公府也跟着没脸,所以在入刘池瑞府中前,不能再和刘池瑞有所联系。
周氏本来就一直以为许宜华与四皇子私定终身了,才拿了四皇子的随身玉佩,对她又气又恼,不齿自己多年的教养全都成了空,许宜华如此不自爱,自甘堕落。
等到勇毅侯和四皇子将此次风波全部处理好后,正好周家老太太病危,周氏只能匆匆带着许颜华回到周家,临走前打发许宜华去了周家的家庙,打着为周家老太太祈福的旗号,实际上则是变相的惩罚。
勇毅侯对于周氏的做法也没有干涉,毕竟周氏的做法也没有太出格,许宜华只能心灰意冷的带着两个随身丫鬟去了家庙。
作者有话要说: 仙女们,晚安~~
☆、98
周家老太太今年已经近八十岁高龄了, 在大秦算是长寿之人, 作为她的老来女, 周氏也已经年近四旬,儿女也都长大了, 即将走入婚姻。
也就是在这两年里, 周老太太再难以有精力照拂她,周氏才感觉出来往日自己所作所为,实在太过任性了。
作为已经出嫁的女儿还频频让她牵挂, 父亲去世后,老太太应该过着含饴弄孙的幸福晚年, 却因为自己而不能安生。
现在有母亲在,就有主心骨的那种自在的日子即将消失了, 往后她需要自己撑起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脱离娘家的荫庇,还要照管儿女,担起与勇毅侯荣辱与共的责任,这是二十多年前自己就该过得日子,却一直仗着母亲的宠爱, 而承担不起这些人生角色。
只要想到今后自己就要没有母亲了, 周氏就觉得心口似有锥心之痛。
可以说前半世, 周氏能有任性恣意,骄傲随性的日子,全靠了父母帮她撑在身后,和勇毅侯一言不合就可以回周家, 因为她清楚母亲一定不会不管他,勇毅侯也一定不可能离得了周家的关系,总要过来俯身求和。
甚至在儿女身上,周氏也知道自己一向过得自私率性,对孩子们的包容和毫无保留的关爱不能说做到了母亲的十分之一,甚至连自己的儿女,都要母亲帮着操心。
一直到去年,周家老太太都要每旬送许多东西给外孙女许颜华,府里有了好的料子,除了给自家孙子孙子外,总也不会忘了许颜华和许仲骐那份儿,生怕他们因为周氏这个亲娘手里而受了委屈。
如今回顾半生,周氏才觉得母亲为自己付出良多,自己根本尚且没有回报过父母,就要失去了。 ↑返回顶部↑
常国公详细的分析着,倒是也让李如月和小宁氏冷静下来,男女之间关心的事是不一样的,常国公以自身实力保证了女儿的地位,可是小宁氏和李如月更加关注四皇子的心意。
在又重复了一番四皇子的话后,小宁氏这才有几许放下心来,虽然四皇子说的不知真假,可是态度好歹还算诚恳,这样女儿进门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你放心,为父自然不会让你吃亏的,不会那么轻易就让勇毅侯如愿……”
看着李如月还是委屈的两眼通红,常国公抚了一下她的肩头,从容的笑道。
发生了这等事,四皇子自然不会不与勇毅侯通气,实际上第二日下朝后,就赶紧又寻机会与勇毅侯解释。
皇子们之间的内斗,外臣也没法评论什么,尤其是可能还涉及自己的准女婿六皇子,勇毅侯打量了四皇子片刻,确定刘池瑞的心意未改后,也就可有可无的接受了他的解释。
只是许宜华到底是自己府上出来的,他愿意把许宜华嫁给刘池瑞,是为了两好合一好,若是到时候闹得太没脸了,许宜华弄得太卑微,活生生就是打了侯府的脸,他是不会同意许宜华给四皇子做侧室的。
刘池瑞夹在勇毅侯和常国公中间,着实是烦恼了一通,偏偏两边都不能得罪,只能硬着头皮想法子进行调和,不由的暗骂当初设计他的人实在太缺德,一下子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不说,还把他置于一个两面不讨好的尴尬位置。
后来刘池瑞使人好不容易接触到了许宜华那边,得到的消息竟然是玉佩是许宜华身边的人捡来的,有人冒充了刘池瑞身边的内侍,接触了许宜华身边的下人。
因内侍都是长得白白净净,清秀瘦弱,从小净身的男子,所以大抵上有些像的,后来刘池瑞也没有查清楚到底是谁装作自己的内侍。
但是玉佩之事到底传了出去,在外人看来,一向端方的刘池瑞竟然也是个多情的,也让人有些吃惊,人不风流枉少年,虽然不至于让他身上沾多少坏名声,但是明面上君子,实际上风流,在擅长由小见大的人看来,足见之前的形象都是装出来的,光一个表里不一就够让人置喙了。
就连一向不着调的二皇子,都要勾肩搭背的对刘池瑞叹上一句听说你与人私定终身,想悔婚了?
各种流言更加剧了刘池瑞劝说两边的难度,被闹得一个头两个大,花了全部的心力经营的形象,终是被泼上了污迹。
最终在刘池瑞的努力下,终于常国公和勇毅侯府达成了和解,还是李如月生下嫡子后,许宜华才能入门,但是时间不超过三年,也就是若李如月三年后还没有生下嫡子,那么许宜华就得入门了。
而许宜华那边,到时候也是正经的风风光光下聘进入王府,但是因玉佩这段公案闹出些不太好的名声,让常国公府也跟着没脸,所以在入刘池瑞府中前,不能再和刘池瑞有所联系。
周氏本来就一直以为许宜华与四皇子私定终身了,才拿了四皇子的随身玉佩,对她又气又恼,不齿自己多年的教养全都成了空,许宜华如此不自爱,自甘堕落。
等到勇毅侯和四皇子将此次风波全部处理好后,正好周家老太太病危,周氏只能匆匆带着许颜华回到周家,临走前打发许宜华去了周家的家庙,打着为周家老太太祈福的旗号,实际上则是变相的惩罚。
勇毅侯对于周氏的做法也没有干涉,毕竟周氏的做法也没有太出格,许宜华只能心灰意冷的带着两个随身丫鬟去了家庙。
作者有话要说: 仙女们,晚安~~
☆、98
周家老太太今年已经近八十岁高龄了, 在大秦算是长寿之人, 作为她的老来女, 周氏也已经年近四旬,儿女也都长大了, 即将走入婚姻。
也就是在这两年里, 周老太太再难以有精力照拂她,周氏才感觉出来往日自己所作所为,实在太过任性了。
作为已经出嫁的女儿还频频让她牵挂, 父亲去世后,老太太应该过着含饴弄孙的幸福晚年, 却因为自己而不能安生。
现在有母亲在,就有主心骨的那种自在的日子即将消失了, 往后她需要自己撑起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脱离娘家的荫庇,还要照管儿女,担起与勇毅侯荣辱与共的责任,这是二十多年前自己就该过得日子,却一直仗着母亲的宠爱, 而承担不起这些人生角色。
只要想到今后自己就要没有母亲了, 周氏就觉得心口似有锥心之痛。
可以说前半世, 周氏能有任性恣意,骄傲随性的日子,全靠了父母帮她撑在身后,和勇毅侯一言不合就可以回周家, 因为她清楚母亲一定不会不管他,勇毅侯也一定不可能离得了周家的关系,总要过来俯身求和。
甚至在儿女身上,周氏也知道自己一向过得自私率性,对孩子们的包容和毫无保留的关爱不能说做到了母亲的十分之一,甚至连自己的儿女,都要母亲帮着操心。
一直到去年,周家老太太都要每旬送许多东西给外孙女许颜华,府里有了好的料子,除了给自家孙子孙子外,总也不会忘了许颜华和许仲骐那份儿,生怕他们因为周氏这个亲娘手里而受了委屈。
如今回顾半生,周氏才觉得母亲为自己付出良多,自己根本尚且没有回报过父母,就要失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