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1 / 3)
叶贵妃口中的小小,就是那天被她扎得满脸血洞的宫女。如今伤好了,性命是无碍,却成了过河的卒子,早晚还是个死字。
而且,是不得好死。
不到放宫女出宫的日子就放人了,太皇太后睁一眼、闭一眼,宗正寺那边现在假装不知道,但有一天要计较起来,也是个麻烦事。这皇家小姑子做事顾头不顾尾,仗着权势,处处给人留把柄,目光短浅到只顾眼前,还自以为聪明,将来可怎么得了?
包氏低下头,表面上是无声应下,实际上是免得她实在控制不住表情翻了白眼,或者撇嘴什么的,让叶贵妃看到,那就是找骂了。
“现如今,咱们大江国谁不知道大长公主仁善,别说京里,就连外省和边陲都听说了她公开药方子,找人做瓶子的事迹,都说她是大善人,活菩萨呢。”叶贵妃冷哼了一声,继续道,“嫂子想,菩萨见了人受苦难,哪能插手不理?特别是在人多的地方,那就非管不可了。”
“是,你跟你哥哥说了什么,他必会做到的。”包氏打了个马虎眼。
这事谁沾上谁倒霉,她奉命宫里宫外的一通跑就算了,别想让她亲自出手。反正,她那丈夫身边多的是喜欢冒头,争着立功好得宠的小妾呀。
“嫂子和京中贵妇们关系良好,最近可听说什么有关大长公主的事?”叶贵妃缓缓躺回去,呈现一种慵懒和随意的姿态,“这个我可知道,东京城的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们的眼睛。她们呢,正事不行,闲事可精通。”
你不就是想听闲话?不就是想问娘家有没有派人盯紧大长公主吗?
包氏心中不断吐槽,却又不得不回答,简直厌烦透了,“据说,大长公主之前在西京有奇遇,得遇一位仙长,指点了她一些医术方面的学问。这不,前些日子弄出个治喘症的神药出来,很是有效,就连太皇太后的娘家嫂子也受了益的。这病虽然不能去根儿,但发作起来要人命,有了神药就省得受罪了不是。”
第113章 一丘之貉
看看人家的嫂子,好歹落到些好处。
独她,成了个跑腿儿的。
摊上这么个小姑子,她当人嫂子都矮人一截。
“她从小就古古怪怪,要我说就得严加管教。偏先帝宠着她,搞得她这么没规矩,还无法无天的。”叶贵妃提起赵平安就来气,“切,她有什么本事,不过一个药方子,还抖起来了。”
“她抖不抖的,臣妾也不知道。但是听说……”包氏沉吟了下,卖了个关子。
看叶贵妃着紧的欠了欠身子,显然特别看重,这才继续说,“她最近不只对医术兴趣深厚,还经常跑翰林院的医官院,没事就和学子,先生们交流治病救人的经验。听说,她对医道本身倒还好,就是对药材可是上心。”
“谁管她爱什么?”叶贵妃很不耐烦,又想到一种可能,眼睛一亮,下意识地又坐了起来,仿佛看透了什么秘密一般,“我记得,杨明的外甥就在医官院里头学医?”
杨明,计省的三司使,主管盐铁、度支、户部,说白了,就是大江国的总会计师,财神爷,人称计相。
基于先帝喜欢提拔年轻人的习惯,杨大人的年纪也不大,才四十岁上下。虽然管着国家的钱粮,捏着大江的钱袋子,但为人低调,沉静内敛,没听说参与过党争,倒是很中立,或者说是很漠然的一个人。除了自己管下的那摊子事,其他完全不理会。
官场官场,当官也是有圈子的。在大江国,更是有严重党争。做官做成计相这样,也是前无古人,后不知有没有来着。不过所有人都不敢忽视他,毕竟他掌握着经济命脉呢。
如果问赵平安,她会想起前世的杨大人到最后也没有站队。不过在权利斗争的最激烈时刻,他被叶家诬陷,罢官免职,流放琼州。最后赵平安惨胜,再找他出任计相,他却无论如何不肯出山了,大约被权利斗争搞得心灰意冷了吧。
所以这世,若问赵平安的态度,那一定是想保住杨大人的。因为在经济建设方面,杨明绝对是个人才。后来十四哥儿赵昊登位,再指任的计相都没有杨明的本事。
这个时候,叶家当然也想拉拢杨明的。不过也知道他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很难争取到自己的阵营里来。那么,至少也不能让他倒向赵平安那边去。
现在听说赵平安经常跑翰林医官院,杨明的外甥又在那里学习,叶贵妃简直高兴得要发抖了,只觉得这一回老天爷又是向着她的。但没有小叶妃那个搅事精,她的筹谋肯定能成!
叶贵妃越想越开心,又把计划对包氏略讲了讲。
包氏回家后,像复读机似的对叶良辰的儿子,叶贵妃的哥哥,她的相公叶路再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果然他们是一丘之貉,不对,是兄妹同心,一听这事,叶路就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我就知道妹妹是个有福的,想瞌睡,老天爷就递枕头。”叶路大笑,“本来只想把赵平安的气势压下去,哪想到还能顺带着让她往死里得罪了杨明,真是一石二鸟之计,哈哈哈。”
你那妹子只是凑巧吧?她那计划只是够阴毒,拿人命,特别是无辜者的人命完全不当回事的。能牵连到杨大人,完全是误打误撞。提什么福气呢?真有福,怎么还不能当皇太后? ↑返回顶部↑
而且,是不得好死。
不到放宫女出宫的日子就放人了,太皇太后睁一眼、闭一眼,宗正寺那边现在假装不知道,但有一天要计较起来,也是个麻烦事。这皇家小姑子做事顾头不顾尾,仗着权势,处处给人留把柄,目光短浅到只顾眼前,还自以为聪明,将来可怎么得了?
包氏低下头,表面上是无声应下,实际上是免得她实在控制不住表情翻了白眼,或者撇嘴什么的,让叶贵妃看到,那就是找骂了。
“现如今,咱们大江国谁不知道大长公主仁善,别说京里,就连外省和边陲都听说了她公开药方子,找人做瓶子的事迹,都说她是大善人,活菩萨呢。”叶贵妃冷哼了一声,继续道,“嫂子想,菩萨见了人受苦难,哪能插手不理?特别是在人多的地方,那就非管不可了。”
“是,你跟你哥哥说了什么,他必会做到的。”包氏打了个马虎眼。
这事谁沾上谁倒霉,她奉命宫里宫外的一通跑就算了,别想让她亲自出手。反正,她那丈夫身边多的是喜欢冒头,争着立功好得宠的小妾呀。
“嫂子和京中贵妇们关系良好,最近可听说什么有关大长公主的事?”叶贵妃缓缓躺回去,呈现一种慵懒和随意的姿态,“这个我可知道,东京城的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们的眼睛。她们呢,正事不行,闲事可精通。”
你不就是想听闲话?不就是想问娘家有没有派人盯紧大长公主吗?
包氏心中不断吐槽,却又不得不回答,简直厌烦透了,“据说,大长公主之前在西京有奇遇,得遇一位仙长,指点了她一些医术方面的学问。这不,前些日子弄出个治喘症的神药出来,很是有效,就连太皇太后的娘家嫂子也受了益的。这病虽然不能去根儿,但发作起来要人命,有了神药就省得受罪了不是。”
第113章 一丘之貉
看看人家的嫂子,好歹落到些好处。
独她,成了个跑腿儿的。
摊上这么个小姑子,她当人嫂子都矮人一截。
“她从小就古古怪怪,要我说就得严加管教。偏先帝宠着她,搞得她这么没规矩,还无法无天的。”叶贵妃提起赵平安就来气,“切,她有什么本事,不过一个药方子,还抖起来了。”
“她抖不抖的,臣妾也不知道。但是听说……”包氏沉吟了下,卖了个关子。
看叶贵妃着紧的欠了欠身子,显然特别看重,这才继续说,“她最近不只对医术兴趣深厚,还经常跑翰林院的医官院,没事就和学子,先生们交流治病救人的经验。听说,她对医道本身倒还好,就是对药材可是上心。”
“谁管她爱什么?”叶贵妃很不耐烦,又想到一种可能,眼睛一亮,下意识地又坐了起来,仿佛看透了什么秘密一般,“我记得,杨明的外甥就在医官院里头学医?”
杨明,计省的三司使,主管盐铁、度支、户部,说白了,就是大江国的总会计师,财神爷,人称计相。
基于先帝喜欢提拔年轻人的习惯,杨大人的年纪也不大,才四十岁上下。虽然管着国家的钱粮,捏着大江的钱袋子,但为人低调,沉静内敛,没听说参与过党争,倒是很中立,或者说是很漠然的一个人。除了自己管下的那摊子事,其他完全不理会。
官场官场,当官也是有圈子的。在大江国,更是有严重党争。做官做成计相这样,也是前无古人,后不知有没有来着。不过所有人都不敢忽视他,毕竟他掌握着经济命脉呢。
如果问赵平安,她会想起前世的杨大人到最后也没有站队。不过在权利斗争的最激烈时刻,他被叶家诬陷,罢官免职,流放琼州。最后赵平安惨胜,再找他出任计相,他却无论如何不肯出山了,大约被权利斗争搞得心灰意冷了吧。
所以这世,若问赵平安的态度,那一定是想保住杨大人的。因为在经济建设方面,杨明绝对是个人才。后来十四哥儿赵昊登位,再指任的计相都没有杨明的本事。
这个时候,叶家当然也想拉拢杨明的。不过也知道他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很难争取到自己的阵营里来。那么,至少也不能让他倒向赵平安那边去。
现在听说赵平安经常跑翰林医官院,杨明的外甥又在那里学习,叶贵妃简直高兴得要发抖了,只觉得这一回老天爷又是向着她的。但没有小叶妃那个搅事精,她的筹谋肯定能成!
叶贵妃越想越开心,又把计划对包氏略讲了讲。
包氏回家后,像复读机似的对叶良辰的儿子,叶贵妃的哥哥,她的相公叶路再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果然他们是一丘之貉,不对,是兄妹同心,一听这事,叶路就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我就知道妹妹是个有福的,想瞌睡,老天爷就递枕头。”叶路大笑,“本来只想把赵平安的气势压下去,哪想到还能顺带着让她往死里得罪了杨明,真是一石二鸟之计,哈哈哈。”
你那妹子只是凑巧吧?她那计划只是够阴毒,拿人命,特别是无辜者的人命完全不当回事的。能牵连到杨大人,完全是误打误撞。提什么福气呢?真有福,怎么还不能当皇太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