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3 / 4)
冰冰打磨的石块也陆续运送过去了,这丫头力气大,加上技巧越来越高,有时候兴起一口气就能凿四、五块, 要知道每块石块都是六十(厘米)乘以六十的。
好东西不能浪费,所以楚喆要亲自过去把关。
叶冰相信楚喆审美, 房子的事全全交给他很放心。
她现在又多学了两种雕刻手法, 而且练习的时候不在练习单一对象, 开始雕刻复杂的有人有物有景的。
好在最牵扯精力的学业可以先放到一边,她现在基本上就是上午绘画、雕刻, 下午学习中医。
晚上自由时间,如果白天实在没完成的可以在晚上继续, 如果没有那就是她的休闲娱乐时间,把玩她的珠宝,观察那些珍贵的玉器。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以前看玉雕摆件看整个看造型看精美看玉质是不是好的, 现在看布局看雕法看技术看哪处有独特的创新。
她现在也算是入进去了。
叶大伯拉着叶爹到了一边,“二弟,大哥求你个事儿,保东这不是毕业了嘛,没找到工作,这孩子心思太重,回家之后就不怎么说话了,就是闷头干活,瘦的快站不住了。我和他娘都和他说了,咱大队这么多老百姓挣工分不也活的好好的嘛,可这小子就是钻了牛角尖儿出不来了,我现在都后悔了,要是当时不让他念高中就好了。你能帮问问大姐夫…看有没有厂子招人。”
叶爹答应了,保东这孩子还是不错的,又是叶家第一个考出去的,帮着安排工作他也许没那个能力,但是帮着问问招工的事儿还是没问题的,到时候考不考的上就要看他自己了。
“这事儿我回头就和大舅子说。你也给保东漏漏话,就说让他别把书本都撂下了,万一到时候有考试机会呢。宽宽他的心,让他把身体养好,要不然就他现在这样人家也不敢要啊,当工人也得有干活啊。”希望这孩子尽快走出来吧。
叶爹不但和林大舅说了,还去了一趟叔爷爷那儿,毕竟只要个机会,所以也没人拒绝,都说会帮忙问的,他自己又去了砖厂和疗养院。
身边有关系有人脉的都在帮忙。
其实叶保东自身条件是够的,这个时候很多人连小学都没毕业呢,高中毕业绝对是高学历,一个县城一年的高中生才多少,他们算得上优秀的人才了。
不过因为信息不对等,特别是对于没有渠道没有人脉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只是一个招工通知他们也是得不到的。
因为当时的工作讲究的是“铁饭碗”,一家子有了一个工人名额,以后这个名额可以传给他的孩子的,有些家庭父母子女都在一个工厂,这种厂子招工很少对外,都是内部消化。
招工消息不扩散,应招的多是工厂子弟,所以就造成了叶保东即使学历很高,但是仍然没有机会的尴尬处境。
不过有个朋友们帮忙,他现在有了参加考试与其他人(多是工厂子弟)共同竞争的机会。
显而易见的,后面也不会太公平。如果他的成绩和别人的不相上下,那他肯定没有人家工厂子弟的录取率高,除非他特别优秀。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国情如此,人情社会,除非他也找人。
大家也很给力,也就五六天就有了三个消息,一个是叔爷爷那的,县供销社招人,这回想要个学历高点的,做记录工作。
林大舅那是机械厂的,最后一个是临县的纺织厂招工信息。
叶爹得了信不敢耽搁,赶紧去了叶大伯家,“我把考试时间、地点都写上了。我的意见是都试试,考试这玩意儿谁也不敢保准的。要说好,那肯定是供销社这个工作好,以清闲又体面,还有油水。”
叶爹还真不是瞎说,这个年头工人吃香,但是吃香也分三六九等的,比如供销社,比如国营饭店,因为这些单位它们掌管着物资,有油水可沾。
这年头最紧缺的就是物资了。国营饭店能接触到吃的,供销社是穿的用的,所以这两个单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叶保东拿着纸手都在抖,这次是激动的,“谢谢二叔,谢谢大姑父他们。”
他现在没有能力,除了感谢也说不出来别的了。
叶爹拍拍他肩膀,“多吃点饭,养足精神,好好准备考试,其他的就别多想了。”
说完他就要走了,他家里还有事呢。
叶大伯叶大伯母赶紧起身去送,两人也是感谢了又感谢,家里没啥拿得出手的,想送点礼都没有。 ↑返回顶部↑
好东西不能浪费,所以楚喆要亲自过去把关。
叶冰相信楚喆审美, 房子的事全全交给他很放心。
她现在又多学了两种雕刻手法, 而且练习的时候不在练习单一对象, 开始雕刻复杂的有人有物有景的。
好在最牵扯精力的学业可以先放到一边,她现在基本上就是上午绘画、雕刻, 下午学习中医。
晚上自由时间,如果白天实在没完成的可以在晚上继续, 如果没有那就是她的休闲娱乐时间,把玩她的珠宝,观察那些珍贵的玉器。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以前看玉雕摆件看整个看造型看精美看玉质是不是好的, 现在看布局看雕法看技术看哪处有独特的创新。
她现在也算是入进去了。
叶大伯拉着叶爹到了一边,“二弟,大哥求你个事儿,保东这不是毕业了嘛,没找到工作,这孩子心思太重,回家之后就不怎么说话了,就是闷头干活,瘦的快站不住了。我和他娘都和他说了,咱大队这么多老百姓挣工分不也活的好好的嘛,可这小子就是钻了牛角尖儿出不来了,我现在都后悔了,要是当时不让他念高中就好了。你能帮问问大姐夫…看有没有厂子招人。”
叶爹答应了,保东这孩子还是不错的,又是叶家第一个考出去的,帮着安排工作他也许没那个能力,但是帮着问问招工的事儿还是没问题的,到时候考不考的上就要看他自己了。
“这事儿我回头就和大舅子说。你也给保东漏漏话,就说让他别把书本都撂下了,万一到时候有考试机会呢。宽宽他的心,让他把身体养好,要不然就他现在这样人家也不敢要啊,当工人也得有干活啊。”希望这孩子尽快走出来吧。
叶爹不但和林大舅说了,还去了一趟叔爷爷那儿,毕竟只要个机会,所以也没人拒绝,都说会帮忙问的,他自己又去了砖厂和疗养院。
身边有关系有人脉的都在帮忙。
其实叶保东自身条件是够的,这个时候很多人连小学都没毕业呢,高中毕业绝对是高学历,一个县城一年的高中生才多少,他们算得上优秀的人才了。
不过因为信息不对等,特别是对于没有渠道没有人脉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只是一个招工通知他们也是得不到的。
因为当时的工作讲究的是“铁饭碗”,一家子有了一个工人名额,以后这个名额可以传给他的孩子的,有些家庭父母子女都在一个工厂,这种厂子招工很少对外,都是内部消化。
招工消息不扩散,应招的多是工厂子弟,所以就造成了叶保东即使学历很高,但是仍然没有机会的尴尬处境。
不过有个朋友们帮忙,他现在有了参加考试与其他人(多是工厂子弟)共同竞争的机会。
显而易见的,后面也不会太公平。如果他的成绩和别人的不相上下,那他肯定没有人家工厂子弟的录取率高,除非他特别优秀。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国情如此,人情社会,除非他也找人。
大家也很给力,也就五六天就有了三个消息,一个是叔爷爷那的,县供销社招人,这回想要个学历高点的,做记录工作。
林大舅那是机械厂的,最后一个是临县的纺织厂招工信息。
叶爹得了信不敢耽搁,赶紧去了叶大伯家,“我把考试时间、地点都写上了。我的意见是都试试,考试这玩意儿谁也不敢保准的。要说好,那肯定是供销社这个工作好,以清闲又体面,还有油水。”
叶爹还真不是瞎说,这个年头工人吃香,但是吃香也分三六九等的,比如供销社,比如国营饭店,因为这些单位它们掌管着物资,有油水可沾。
这年头最紧缺的就是物资了。国营饭店能接触到吃的,供销社是穿的用的,所以这两个单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叶保东拿着纸手都在抖,这次是激动的,“谢谢二叔,谢谢大姑父他们。”
他现在没有能力,除了感谢也说不出来别的了。
叶爹拍拍他肩膀,“多吃点饭,养足精神,好好准备考试,其他的就别多想了。”
说完他就要走了,他家里还有事呢。
叶大伯叶大伯母赶紧起身去送,两人也是感谢了又感谢,家里没啥拿得出手的,想送点礼都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