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的处理方式,看似四平八稳,实际很有问题。
  因为奖赏的太少,而苛责的地方太多。官员因为害怕受到惩罚,往往在揣测上意之后,稍微一出现什么重大的事情,就会选择隐瞒不报。
  不过这样的问题不是今天所独有,可以说自古有之。
  安国建立之后,基本沿袭前朝的制度。
  因为安国建立之后,只是将旧的法令和官员稍作改动,或是更换一下名称而已。
  比如现在的内阁,就是从前朝的中书省转变而来,奏折需要通过他们的审议,加上他们审议的结果之后,才会呈送给皇帝,皇帝看过之后,只要批示准奏,事情就算是通过。如果皇帝不准,就会拿到次日的朝会上去讨论。
  由此看来,沿用旧制,可以得到显而易见的好处。国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平稳过渡,并且始终快速的正常运转。
  相比而言推行新法的做法,就危险的多。
  古人也早有前车之鉴。那是一个完全的推行新法的朝代,由王莽篡夺汉朝江山而建立的新朝,处处实行新规,不过十五年,就众叛亲离,招致灭亡。
  新规,旧制,总体说来,都各有利弊。只要能够大体上能够控制住整个国家,也就不会产生太大的乱子。只要不是天下大乱,百姓们也就还能够安居乐业的生活。
  就比如此时此刻的安国。
  所有会产生危机的东西,犹如一抹灰黑的阴影,都安静的隐藏在这次简单判决背后,甚至是朝廷每一个决断的背后。
  只是此时的安国一片欣欣向荣,军队士气高昂,皇帝看起来也非常的强势。还另外设有监察机制,来遏制官员有可能出现隐瞒不报的行为。所有的一切,都看不出有任何阴影,有丝毫危机出现的预兆。
  在歌舞升平的京城,皇帝过着每天都被歌功颂德的生活。
  今天和以往的每一天一样,头发已经花白的皇帝下早朝之后,就辛勤的到勤政殿翻阅奏折。
  和昨天的奏折一样,今天天下看起来依旧的海晏河清,忽然看到一个有人叛乱的奏折,他就不免皱起了眉头。当看完之整本奏折后,皇帝的眉头终于舒展开,将紧捏在手中的奏折随手放下。
  不过是一场小小的叛乱,已经被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剩下的不过是评定功过,论功行赏。
  按照内阁的意见,皇帝写了一个‘准’字。
  到了皇帝这里,内阁的决议就变成了参考意见。
  然后皇帝放下朱批用的笔,打算拿起下一本奏折继续观看。
  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久远的事情,皇帝拿起刚才的奏折又从新看了一遍。
  果然,皇帝再次看到一句夹杂在不起眼的地方的一句话,‘民间有一穆姓义士,协助平叛,望朝廷予以嘉奖。’
  皇帝低声道,“回家了吗,也好。”
  很显然,从奏折上短短的一句话,再联想到穆滨城的老爹慕荣的老家,就在洺县。
  皇帝已经知道了穆滨城的下落。
  不过皇帝依然将奏折放归原处,因为现在也的确是海晏河清,用不着大将军。
  皇帝也是行伍出身,他深知,与其做一个不用打仗,整天无所事事,每天纠缠在勾心斗角,和党同伐异中的大将军。莫不如做一名江湖义士,来的潇洒自在。
  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完全处于私心的话,皇帝很喜欢穆滨城。
  穆滨城是皇帝亲眼看着长大的小孩,看着他从一个粉嫩软糯的小团子,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而且皇帝的记忆中,穆滨城小时候,是一个伶俐可爱的小孩,当时跟随皇帝的人,任谁都会喜欢小小的穆滨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