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1 / 4)
而置身于这场漩涡中,于她来说,更要保持本心,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不会迷失方向,成为权力的傀儡,任其摆布。
此时的宫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的朝臣。很多人似乎都受到了昨日的惊吓,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虽然在这个时候多说多错,但是不明白真实的情况,更是会出祸及家门的大错。
只间这时一位老者从刻着卫家族徽的轿子中下来,便有不少人前去拜见。
“卫首辅,您可知出了什么事情?”只见一位明显和卫逊关系不错的大员,对着卫逊问道。
“宫门大开,宫门前禁军照常值守,守卫森严,严大人觉得能出什么事情?”
卫逊此话一出,很多朝臣都在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他们这位宰辅首辅的嘴最是严,从不肯多说一句。
“可是昨夜?”
“昨夜之事陛下自有公断,陛下今日并未罢朝,诸位同僚,还是随老夫一同前去和陛下问安吧。”卫逊说完后,也不废话,便率先朝着宫门里面走去。
比起卫逊的沉稳有度,和卫逊一个年纪的工部侍郎梁知却是浑身战栗,眼前一黑,幸好被一旁的沈邦靖扶住,才没有一头晕倒在地上。
“嘉绩,多谢了。”梁知抬眼看到旁边的沈邦靖,感谢道。沈邦靖,字嘉绩。
“舅父可是要挺住,陛下的旨意尚未下达,结果未必如舅父设想的那般糟糕。”沈邦靖轻声安慰道。昨日的事情一出,看着来路不明的私兵想要包围公主府,沈邦靖就知道前几日女儿让自己事先防范究竟是为何了。
就是因为事先有着防备,沈家才没有出什么大事,损伤的都是些皮毛。不过,他也不敢做得太过明显,若是和其余的几个府邸比起来,损伤的太少,陛下定然会猜忌他的女儿,他还是不要给自己女儿惹麻烦的好。
在后来打听到镇南侯亲自带兵将晋王押进府中,并且将晋王府围起来。大家便都能够猜出究竟出了什么事情了。
在意识到这些后,他第一个担心的便是自己的女儿,第二个担心的便是他的这个舅父了,他年轻的时候,他的舅父,还有他的外祖父对他器重培养,梁家对他身份不错。
他的这个舅父,一生谨慎,也是位好官,却是没有想到到了晚年为了那一点子孙的前程,一步错步步错,这期间,他再三劝导也不听,一意孤行,最终到了今日这个局面。
“您自打山东之事,陛下降罪于您后,便和晋王断了联系,这些事情陛下都是知道的,晋王昨夜所做之事,和您并没有任何关系,陛下不是是非不分之人,不会因为此事降罪于您的,这点您尽可放心。”沈邦靖扶着梁知一点一点朝太极殿迈去,这一点也是他最为庆幸的一点,幸亏他这位舅父因为对晋王一党在山东的所做所为知道后,极为痛心,便和晋王之间断了联系。
“我这些年做得这些,也足够报答晋王当年对我提携之恩了。”梁知对着沈邦靖感慨道:“之前晋王行事我也只是知道其中的一二分便是多的了,像昨夜这样的事情,我便还是晋王的人,也没有我知道的份儿。”更何况,他现在和晋王之间没有联系了呢。
他自己不得晋王信任器重,他一直都知道,不过,他也不想要这些,他这辈子就是想要做到尚书之职,能有个像上任工部尚书一样,乞骸骨后,能有个从一品的荣养官职就足够庇护下面这些不成器的子孙的了,这就够了。
之前的山东之事,他也知道晋王的人贪,但是历朝历代的河道官员哪有不贪的,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晋王的人会贪到这个地步,而且贼胆极大,根本就是不顾百姓,不计后果。
但是这些辩解都是没有用的,朝中都知道他的晋王的人,若说他不知道这些内情,恐怕没有什么人信,所以他也从来没有辩解过什么。不过,也没有什么可以辩解的,那些都是在他的蓄意纵容下贪的心安理得的,本就是他的错。
他现在只希望,他犯得错不要将梁家全部卷进去。
“嘉绩,若是今日有什么,希望你看在你外祖父的面子上,对梁家搭把手,不求别得,只要不要让梁家覆灭,这就够了。”梁知对着沈邦靖哀求道:“舅父求你了。”
“我知道了。”沈邦靖对着梁知道:“若是陛下震怒,我会想方设法给梁家留后。”不是他不念旧恩,而是这些年他对于梁家的回报也是不少了,再者,若是真的诛三族,能留下一个孩子也是要使出万般手段的,哪里又容易了。
“不过,我觉得还远远没有到这个地步。”沈邦靖却是觉得梁知的操心有些过度,“陛下从来没有迁怒的习惯,最是喜欢就事论事,从无攀扯前事,但是,若是陛下没有责罚您,您……”
对于沈邦靖看过来的目光,梁知却是明白了。
“我会乞骸骨。”
第237章 废除
“奉天承运, 皇帝敕曰, 朕承诸先祖弘业二十年矣, 于兹兢兢业业, 体恤臣工, 惠养百姓, 维以治安天下,为务令观。皇六子晋王,不法祖德, 不遵朕训……, 纵容母家,蓄意妄为, 搜刮民脂民膏, 致使山东百姓流离失所, 苦不堪言……,事败之后,纠结党羽谋逆,欲弑朕于紫宸宫中……, 若以此不仁不孝之人为王,恐祖宗大业被其毁坏, 百姓流离,今告知诸位臣工,废皇六子萧洋为庶人, 即日起前往皇陵为先祖守灵,忏愧己身。”
天和帝在身旁的胡喜将圣旨宣读完后, 看着下方的朝臣言情百态,道:“昨日诸位臣工受惊了,是朕养出了一个不孝子,对不住诸位了。”
“臣等惶恐。”天和帝说完这句话后,下方的朝臣立时对着天和帝受惊道。 ↑返回顶部↑
此时的宫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的朝臣。很多人似乎都受到了昨日的惊吓,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虽然在这个时候多说多错,但是不明白真实的情况,更是会出祸及家门的大错。
只间这时一位老者从刻着卫家族徽的轿子中下来,便有不少人前去拜见。
“卫首辅,您可知出了什么事情?”只见一位明显和卫逊关系不错的大员,对着卫逊问道。
“宫门大开,宫门前禁军照常值守,守卫森严,严大人觉得能出什么事情?”
卫逊此话一出,很多朝臣都在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他们这位宰辅首辅的嘴最是严,从不肯多说一句。
“可是昨夜?”
“昨夜之事陛下自有公断,陛下今日并未罢朝,诸位同僚,还是随老夫一同前去和陛下问安吧。”卫逊说完后,也不废话,便率先朝着宫门里面走去。
比起卫逊的沉稳有度,和卫逊一个年纪的工部侍郎梁知却是浑身战栗,眼前一黑,幸好被一旁的沈邦靖扶住,才没有一头晕倒在地上。
“嘉绩,多谢了。”梁知抬眼看到旁边的沈邦靖,感谢道。沈邦靖,字嘉绩。
“舅父可是要挺住,陛下的旨意尚未下达,结果未必如舅父设想的那般糟糕。”沈邦靖轻声安慰道。昨日的事情一出,看着来路不明的私兵想要包围公主府,沈邦靖就知道前几日女儿让自己事先防范究竟是为何了。
就是因为事先有着防备,沈家才没有出什么大事,损伤的都是些皮毛。不过,他也不敢做得太过明显,若是和其余的几个府邸比起来,损伤的太少,陛下定然会猜忌他的女儿,他还是不要给自己女儿惹麻烦的好。
在后来打听到镇南侯亲自带兵将晋王押进府中,并且将晋王府围起来。大家便都能够猜出究竟出了什么事情了。
在意识到这些后,他第一个担心的便是自己的女儿,第二个担心的便是他的这个舅父了,他年轻的时候,他的舅父,还有他的外祖父对他器重培养,梁家对他身份不错。
他的这个舅父,一生谨慎,也是位好官,却是没有想到到了晚年为了那一点子孙的前程,一步错步步错,这期间,他再三劝导也不听,一意孤行,最终到了今日这个局面。
“您自打山东之事,陛下降罪于您后,便和晋王断了联系,这些事情陛下都是知道的,晋王昨夜所做之事,和您并没有任何关系,陛下不是是非不分之人,不会因为此事降罪于您的,这点您尽可放心。”沈邦靖扶着梁知一点一点朝太极殿迈去,这一点也是他最为庆幸的一点,幸亏他这位舅父因为对晋王一党在山东的所做所为知道后,极为痛心,便和晋王之间断了联系。
“我这些年做得这些,也足够报答晋王当年对我提携之恩了。”梁知对着沈邦靖感慨道:“之前晋王行事我也只是知道其中的一二分便是多的了,像昨夜这样的事情,我便还是晋王的人,也没有我知道的份儿。”更何况,他现在和晋王之间没有联系了呢。
他自己不得晋王信任器重,他一直都知道,不过,他也不想要这些,他这辈子就是想要做到尚书之职,能有个像上任工部尚书一样,乞骸骨后,能有个从一品的荣养官职就足够庇护下面这些不成器的子孙的了,这就够了。
之前的山东之事,他也知道晋王的人贪,但是历朝历代的河道官员哪有不贪的,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晋王的人会贪到这个地步,而且贼胆极大,根本就是不顾百姓,不计后果。
但是这些辩解都是没有用的,朝中都知道他的晋王的人,若说他不知道这些内情,恐怕没有什么人信,所以他也从来没有辩解过什么。不过,也没有什么可以辩解的,那些都是在他的蓄意纵容下贪的心安理得的,本就是他的错。
他现在只希望,他犯得错不要将梁家全部卷进去。
“嘉绩,若是今日有什么,希望你看在你外祖父的面子上,对梁家搭把手,不求别得,只要不要让梁家覆灭,这就够了。”梁知对着沈邦靖哀求道:“舅父求你了。”
“我知道了。”沈邦靖对着梁知道:“若是陛下震怒,我会想方设法给梁家留后。”不是他不念旧恩,而是这些年他对于梁家的回报也是不少了,再者,若是真的诛三族,能留下一个孩子也是要使出万般手段的,哪里又容易了。
“不过,我觉得还远远没有到这个地步。”沈邦靖却是觉得梁知的操心有些过度,“陛下从来没有迁怒的习惯,最是喜欢就事论事,从无攀扯前事,但是,若是陛下没有责罚您,您……”
对于沈邦靖看过来的目光,梁知却是明白了。
“我会乞骸骨。”
第237章 废除
“奉天承运, 皇帝敕曰, 朕承诸先祖弘业二十年矣, 于兹兢兢业业, 体恤臣工, 惠养百姓, 维以治安天下,为务令观。皇六子晋王,不法祖德, 不遵朕训……, 纵容母家,蓄意妄为, 搜刮民脂民膏, 致使山东百姓流离失所, 苦不堪言……,事败之后,纠结党羽谋逆,欲弑朕于紫宸宫中……, 若以此不仁不孝之人为王,恐祖宗大业被其毁坏, 百姓流离,今告知诸位臣工,废皇六子萧洋为庶人, 即日起前往皇陵为先祖守灵,忏愧己身。”
天和帝在身旁的胡喜将圣旨宣读完后, 看着下方的朝臣言情百态,道:“昨日诸位臣工受惊了,是朕养出了一个不孝子,对不住诸位了。”
“臣等惶恐。”天和帝说完这句话后,下方的朝臣立时对着天和帝受惊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