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17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文彦博也是心力交瘁。
  王安石忍不住了,他也是效率派,最烦他们争吵不休,又在政事堂召开会议,张斐的建议才是最佳的方案。
  羁縻制度,不但收不上税,还得给钱,如今有了公检法和税务司,多个人,还能多收一份税,有什么不好的。
  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人家都愿意向你交税换取户籍,天可汗都没有做到这一步,你还要什么自行车,中原很多拿着大宋户籍的百姓,特么都不愿意交税。
  你们要是挪不开面子,那就我来做。
  十几个宰相,想不出个办法来,还要让大庭长在做主,这不是笑话吗?
  文彦博现在也很恼火,他当初就是稍微放一点风声出去,结果朝中屋顶都快吵翻了,现在好了,弄得大家下不得台。
  跟他们混,是真心没前途。
  干!
  理他们作甚。
  最终,他们一番合计,就还是采纳了张斐的建议,但比张斐说得肯定是要复杂很多。
  首先,之前发放的临时熙州户籍,全部改为大宋户籍。
  同时规定缴足五年过税,期间没有任何犯罪行为,将给予一种临时户籍,这种户籍可以来中原做买卖,但不能参加科考,不能入仕,最多只能担任皇家警察,或者当兵,如果有立大功,那倒是提前给予户籍,否则的话,必须缴足十年,才能够得到与中原百姓一样的大宋户籍。
  其次,就是对于熙州的规范,熙州还是要对外开放,但当地官府必须要给予进入熙河地区商人的书面牒文,方便公检法执法,同时规定,外商在熙河,也必须遵守临时法,一视同仁,但是他们都只能止步于熙州,如果要想要进入中原,还是必须通过向当地官府申请,而且他们还制定了相当严格审查制度。
  比如你要来京城,熙河答应没有用,必须还得京城答应。
  第七百九十五章 这才是第三把火
  如丧考妣。
  当朝中大臣们得知政事堂最终还是采纳张斐的建议,人人皆是如丧考妣,仿佛这天都已经塌了下来。。
  这第三把火到底还是让张斐给点上了。
  这都没有挡住?
  到底是为什么?
  而文彦博也在自我反省,事到如今,他突然觉得自己真是在瞎折腾,还弄得自己颜面尽失,可真是得不偿失啊!
  权力吗?
  可最终不还是政事堂来做决策吗。
  反倒是之前,如果张斐在殿上提出这些建议,那可能真是会影响到政事堂的权力。
  也可见其实权力一直是在他们自己手里。
  嫉妒吗?
  那也不可能,因为如果对象是张斐的话,早就已经过了嫉妒的时候,人家二十多岁,可就是一代宗师,而这恰恰是文人最为嫉妒的东西,至于说大庭长么,文彦博早就知晓,张斐迟早是要当大庭长的,这没啥可嫉妒的。
  党争吗?
  争个毛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