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3 / 4)
凭心而论,卫若梅带领的御林军比原来的那一批要强上许多, 贾史氏刚到宫门前就被拦下来询问身份了, 不过她的身份也确实相当棘手,太上皇生母这样的地位任谁都要多想一想。守门的小侍卫不可谓不机灵,一面把贾史氏推开, 赶到不引人瞩目的侧门前,一面令人飞跑着去找首领卫若梅来处理。可惜坏就坏在贾史氏对于时间的把握过于精准,卫若梅还没来得及赶到现场, 前面的早朝就散了, 大臣们出宫自然走不得正门,左文右武,出入都是偏门,贾史氏猝不及防“噗通”一跪, 哪里能不惹眼?
卫若梅不顾皇城禁令, 一路飞奔也依旧晚了一步, 作为亲手操办太上皇入赘一事的主持人,他当然对贾史氏和贾赦这母子俩多年间的貌合神离,更知道贾史氏那曾经名扬四王八公集团的“驭子”手段之高,身为一个生活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环境下,却能已一己之力把持诺大一个氏族的老太太,她也算得上是无数豪门贵妇的崇拜对象了。卫若梅清楚的记得,他那祖母在世的时候还曾妄想过效仿贾史氏制衡他爹和二叔,以达到自己成为卫家至尊的目的呢。当然,他也没忘了祖母的野心被自家父亲和二叔知晓以后没过一个月就病逝了的结局。
可是贾史氏毕竟不是他那头脑简单的祖母,何况眼下又跪在众目睽睽的宫门口,又是这么一副凄惨落魄的打扮,还有年近八旬这样惹人同情的加分项,卫若梅一见便头大如斗,脑中飞快转过无数念头,只想着怎么把人忽悠起来,先带到没人的地方去再说。
贾史氏毕竟不笨,又是有备而来,卫若梅能想到的她自然全想到了,并且设计好了相应的对应方法。卫若梅越是想不被人看见,她就越是要张扬的让所有人都知道。贾史氏在贾家作威作福二十来年,靠的也就是一个“孝道”,作为生母,这个孝便是压在贾赦头上的五行山,除非佛祖出手,把贾史氏召到西天极乐世界去,不然贾赦便是成了太上皇也不能不认亲娘。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大杀器,汉朝时期,还没有科举制度之前,在盛行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察举制之中,举孝廉就是的主要科目之一,那可是一个晋身的大阶梯。所谓“孝廉”就是讲孝道,且廉洁之人,这是古人看中的品质,认为这样的人才能做好官,所以将这种选官制度称为“孝廉”,不过那时候的中央政府没能形成高度集权,对地方的控制力不高,导致“孝廉”们很多是用钱买的,倒是跟如今的科举舞弊异曲同工。不过这也正好充分说明了从古至今对于孝道的重视,贾史氏如今有底气跪在宫门口,想借芸芸众生之口对贾赦乃至宁珊施加压力,所有的倚仗也就是孝道了。
贾赦入赘了宁家以后,便可以不再跪拜贾氏先祖,无需礼敬贾氏长辈,但这不能抹消他出自贾史氏肚皮的事实。这跟宁珊过继给宁家之后仍旧奉贾赦为父是一样的道理,祖宗换了娘却还是原来那个,特别是贾赦乃是入赘,在世俗的认知约束上本来就比过继弱了一节,且他还是在原配过世多年后才补入的,形式大于实质,这就更加剪不断理还乱了。
卫若梅生恐贾史氏在宫门口示弱,引得众人同情,坏了贾赦的名声,便喝命御林军尽快将朝臣们都请出去,该干嘛干嘛,别堵在宫门前看热闹。而贾史氏呢,却巴不得人越多越好,要是没人看了,她这出戏还怎么演?最关键的是,没了目击证人,她被弄死了找谁说理去?因此,非但拒绝卫若梅的提议,不肯入宫,还酝酿起情绪眼泪,准备哭诉一番,博得同情。
独孤皇朝新组建的政权班子以过去末代兴朝的中级文官和追随宁珊多年的武官为主,前者多半是京城出身或是曾常住京城,对于凡事都大方的拿出来任人品评的贾家那点子事情不说了如指掌起码也知道个大概,在贾史氏和贾政等人多年来孜孜不倦的抹黑之中,贾赦“马棚将军”的大名也算如雷贯耳了,但与此同时,他愚孝的名声也极其响亮,贾史氏用孝道压制了贾赦多年,此时却想改口称贾赦不孝,只怕她说破了嘴也没人相信。
至于武将们,几乎都是宁珊一手带出来的,习武之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信奉以强者为尊,宁珊“战神”的名号是自己实打实搏出来的,无人不服。贾赦身为宁珊愿意力挺的太上皇,众武将便根本不管贾赦此人心性本质如何,只要宁珊一日敬着他,他们便愿意出力去维护他。
故而,当一些嘴快的文臣们把贾史氏和贾赦母子俩多年见不得不说的故事讲了一遍之后,贾史氏声泪俱下的哭诉才说了半截便被人七嘴八舌的打断了:“这老太太好厚的脸皮,当年欺负儿子的时候怎么没想到那是‘从你肚皮里爬出来的’,‘又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还有人道:“太上皇早已入赘皇族,哪里还用理会这老家伙?要敬也该敬着‘太武大圣神光’皇帝陛下夫妇(宁珊登基后追封的宁老侯爷夫妇),那什么荣国公,不过前朝罪臣之后(大观园在兴朝最后一日被抄家问罪),哪里还配跟太上皇扯上关系?”
又有人干脆道:“莫不是假的?谁能证明她是太上皇生母?那些世家大族里什么‘去母留子’,‘偷龙转凤’的龌龊还少了?若真是亲生的,舍得那么糟践?要我看,八成是太上皇的杀母仇人呢,咱们把她砍了,替太上皇出气吧。”这位一看就是戏曲爱好者,不但把武夫口无遮拦的本质发挥的淋漓尽致,没心没肺的同时还不忘炫耀自己看过的戏文。
一群跟随宁珊多年,也学会了凡事化繁为简的小将们纷纷跟着鼓噪:“砍了砍了,砍了省心。”
卫若梅一看眼下这形式这气氛,相当识相的腰刀□□,擎在手里,对站的最靠前的云海道:“云兄,是你动手还是我来?”
云海手一扬,就要去抓刀,兴致勃勃道:“我来我来,好一阵子没砍人了,手痒。”
贾史氏吓得大叫:“我是真的,是真的,你们只要去问贾赦就知道了,他绝不会不认我这个亲娘。”她可真怕被人一刀砍了,那样便是日后得到承认,被厚葬追封也没什么意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可是她的座右铭。当日大观园被抄家,眼看着可能灭九族的时候她都吊着一口气没舍得死,这时候通天之路铺在眼前,她怎能甘心闭眼?
卫若梅“呸”了一声道:“你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太上皇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
贾史氏从未见过卫若梅,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是兀自高声叫嚷,在场文臣中其实有不少知道她的人,但一来也都瞧不上她的为人,不乐意相助,二来也没人花力气去记后宅妇人的相貌,谁知道贾史氏到底长什么样子呢,便也没人开口。
贾蓉和贾蔷无需上朝,虽日日点卯,不过是在宫里到处晃悠,仗着贾赦撑腰,哪有事哪到,宫门口闹成一团,他俩哪有不出来瞧热闹的?只不过俩人一看闹事的是贾史氏,顿时躲进了人群里,绝不肯让贾史氏看到他俩,利用他们脱身。却不料,贾史氏也有急智,竟当众叫出龙禁尉贾蓉、銮仪使贾蔷的名字,让众人去找他们来认证自己的身份。
卫若梅心念电转,心知这老太太多半是真的,才敢叫贾蓉贾蔷来对质,急忙就给手下使眼色,想叫他们去通知贾蓉贾蔷二人,切莫现身,免得麻烦。可惜手下却不给力,误会了首领的意思,起身就想去找贾蓉贾蔷过来,才迈出三步,就见二人躲在一群膀大腰圆的武将身后,鬼鬼祟祟的商量着什么,当即大喜,高声叫道:“蓉兄弟,蔷兄弟,这里有个好不要脸的老太太跟你们攀亲呢,快过来当面揭穿了她。”
卫若梅恨的险些一刀砍了这蠢货,贾蓉贾蔷也气得想咬死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云海目光锐利,老远儿便看清了二人的表情尴尬,顿时了然,心道这老太太只怕所言不虚。思及她口中那些颠倒黑白的哭诉,云海当下起了狠心,扬起刀就想砍了贾史氏,他敬重宁珊,不愿意让他面对这等污点,便想着豁出去做个恶人,先砍了贾史氏,再声称“不知情”,了不起就是被抹掉爵位罢免官职,也强过任由这老东西胡搅蛮缠,让他们独孤皇朝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瑕疵。
第196章 贾赦决断
宫门口的骚乱时间一长, 宁珊自然会收到消息,而他刚刚知道不久, 贾赦那里也听说了。
贾赦自入宫以来人缘一直不错,何况他这个太上皇做的跟吉祥物似的, 纯属摆着好看,论实际权力还不如迎春这个长公主大, 自然也不可能跟宁珊发生矛盾。事实上,正是因为两人父子相合, 感情融洽,宫人们不知道多省心呢,自然巴不得的讨好他, 凡事只要不是宁珊亲口说了不许外传的,他知道多少,马上就有人告诉贾赦多少。
听到贾史氏跪在宫门前哭的声泪俱下,贾赦就算再没脑子也知道这是冲着自己来的。对于贾史氏这个生母,贾赦的感情十分复杂,不可否认的有恨有怨, 但这些怨恨归根结底却是从偏心而起, 再论及因何怨恨偏心,倒是因为少时的孺慕之思。只不过再孺慕也架不住贾史氏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作妖,该抹消的也早抹消的差不多了。
在贾赦的记忆里,贾史氏对他一直没有多少慈爱, 当然他是嫉妒贾政的, 不过也不至于因此而扭曲, 因为当时他也是有人疼的,作为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嫡长孙,他是祖父祖母的心尖子、眼珠子,当真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贾代善和贾史氏有多疼贾政,贾源和贾顾氏起码翻十倍宠爱他。
贾赦的祖父贾源是前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出身草莽,但眼力不凡,跟随当时的兴朝□□揭竿起义,一路磕磕绊绊打到了京城,成了八公之一。但终其一生,几乎都在战场上度过,对于为官做宰疏乏了解,后来因上阵父子兵,被传为美谈,名气大过堂兄贾演,使得荣国公一爵得传两代,乃兴朝之最。
晚年,贾源伤病在身,赋闲休养的时候得了贾赦这么一个白白胖胖的可爱孙子,乐的四处献宝,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便是贾代善和贾史氏想见一见儿子都要跟老爷子三求四请,除了老妻,压根儿不舍得给别人摸一下,生怕别人没轻没重摸坏了宝贝孙子。贾赦长得文不成武不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启蒙阶段便被暴发户出身,没多少见识的爷爷给宠坏了。那时候,贾代善想教育儿子从来都要躲着贾源,而且还必须冒着被贾赦事后告状,惹来贾源老当益壮的雷霆之怒的危险。相比之下,贾史氏拿回金陵威胁贾政根本不算什么,贾源威胁贾代善从来都是“你敢打老子的大孙子,老子扒了你的皮”这样直截了当。贾代善也是要面子了,因为管儿子被老子骂得狗血淋头,哪里能不气?久而久之,便干脆懒得去管贾赦了,权当这儿子是生来哄老爹老娘开心的,他自去找其他孩子体验严父孝子,共享天伦之乐。
贾赦的祖母贾顾氏则跟贾源截然相反,她出身大族,知诗书通礼仪,眼界开阔,见识不凡,在贾源打天下的过程中没少帮着出谋划策,战后贾源步入朝堂,也有夫人在背后的指点。但是到了晚年,贾顾氏有着跟天底下所有老人一脉相承的毛病——宠孙子。这本来也不是什么问题,但坏就坏在氏族讲究嫡长,贾顾氏身为长房长女更有一份骄矜自傲,导致她也偏心,只疼爱嫡长孙。那会儿贾政在贾顾氏跟前的地位比贾赦在贾史氏跟前强不到哪儿去,只是贾顾氏到底出身士族,擅长不动声色的做面子情,往往糊弄的贾政虽然感受到了不公平却说不出究竟。但贾史氏虽然号称侯门千金,却也只是翻身做主的暴发户,心计手段都比不得婆婆,常年被压制着,最后在婆婆死后徒然爆发,甚至不顾体面的迁怒于贾赦。
真正的士族贵族讲究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章。贾代善和贾史氏出生的时候才是二代,两人生了贾赦才见识到被父母精心捧着的三代,何况又有贾顾氏的底蕴,贾赦可谓穿在三代,吃在四代,学在五代,生活之惬意奢侈连亲生父母都羡慕嫉妒到眼红。贾源和贾顾氏相继去世之后,贾赦的地位一落千丈,很难说有没有贾代善和贾史氏的报复之心在其中。 ↑返回顶部↑
卫若梅不顾皇城禁令, 一路飞奔也依旧晚了一步, 作为亲手操办太上皇入赘一事的主持人,他当然对贾史氏和贾赦这母子俩多年间的貌合神离,更知道贾史氏那曾经名扬四王八公集团的“驭子”手段之高,身为一个生活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环境下,却能已一己之力把持诺大一个氏族的老太太,她也算得上是无数豪门贵妇的崇拜对象了。卫若梅清楚的记得,他那祖母在世的时候还曾妄想过效仿贾史氏制衡他爹和二叔,以达到自己成为卫家至尊的目的呢。当然,他也没忘了祖母的野心被自家父亲和二叔知晓以后没过一个月就病逝了的结局。
可是贾史氏毕竟不是他那头脑简单的祖母,何况眼下又跪在众目睽睽的宫门口,又是这么一副凄惨落魄的打扮,还有年近八旬这样惹人同情的加分项,卫若梅一见便头大如斗,脑中飞快转过无数念头,只想着怎么把人忽悠起来,先带到没人的地方去再说。
贾史氏毕竟不笨,又是有备而来,卫若梅能想到的她自然全想到了,并且设计好了相应的对应方法。卫若梅越是想不被人看见,她就越是要张扬的让所有人都知道。贾史氏在贾家作威作福二十来年,靠的也就是一个“孝道”,作为生母,这个孝便是压在贾赦头上的五行山,除非佛祖出手,把贾史氏召到西天极乐世界去,不然贾赦便是成了太上皇也不能不认亲娘。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大杀器,汉朝时期,还没有科举制度之前,在盛行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察举制之中,举孝廉就是的主要科目之一,那可是一个晋身的大阶梯。所谓“孝廉”就是讲孝道,且廉洁之人,这是古人看中的品质,认为这样的人才能做好官,所以将这种选官制度称为“孝廉”,不过那时候的中央政府没能形成高度集权,对地方的控制力不高,导致“孝廉”们很多是用钱买的,倒是跟如今的科举舞弊异曲同工。不过这也正好充分说明了从古至今对于孝道的重视,贾史氏如今有底气跪在宫门口,想借芸芸众生之口对贾赦乃至宁珊施加压力,所有的倚仗也就是孝道了。
贾赦入赘了宁家以后,便可以不再跪拜贾氏先祖,无需礼敬贾氏长辈,但这不能抹消他出自贾史氏肚皮的事实。这跟宁珊过继给宁家之后仍旧奉贾赦为父是一样的道理,祖宗换了娘却还是原来那个,特别是贾赦乃是入赘,在世俗的认知约束上本来就比过继弱了一节,且他还是在原配过世多年后才补入的,形式大于实质,这就更加剪不断理还乱了。
卫若梅生恐贾史氏在宫门口示弱,引得众人同情,坏了贾赦的名声,便喝命御林军尽快将朝臣们都请出去,该干嘛干嘛,别堵在宫门前看热闹。而贾史氏呢,却巴不得人越多越好,要是没人看了,她这出戏还怎么演?最关键的是,没了目击证人,她被弄死了找谁说理去?因此,非但拒绝卫若梅的提议,不肯入宫,还酝酿起情绪眼泪,准备哭诉一番,博得同情。
独孤皇朝新组建的政权班子以过去末代兴朝的中级文官和追随宁珊多年的武官为主,前者多半是京城出身或是曾常住京城,对于凡事都大方的拿出来任人品评的贾家那点子事情不说了如指掌起码也知道个大概,在贾史氏和贾政等人多年来孜孜不倦的抹黑之中,贾赦“马棚将军”的大名也算如雷贯耳了,但与此同时,他愚孝的名声也极其响亮,贾史氏用孝道压制了贾赦多年,此时却想改口称贾赦不孝,只怕她说破了嘴也没人相信。
至于武将们,几乎都是宁珊一手带出来的,习武之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信奉以强者为尊,宁珊“战神”的名号是自己实打实搏出来的,无人不服。贾赦身为宁珊愿意力挺的太上皇,众武将便根本不管贾赦此人心性本质如何,只要宁珊一日敬着他,他们便愿意出力去维护他。
故而,当一些嘴快的文臣们把贾史氏和贾赦母子俩多年见不得不说的故事讲了一遍之后,贾史氏声泪俱下的哭诉才说了半截便被人七嘴八舌的打断了:“这老太太好厚的脸皮,当年欺负儿子的时候怎么没想到那是‘从你肚皮里爬出来的’,‘又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还有人道:“太上皇早已入赘皇族,哪里还用理会这老家伙?要敬也该敬着‘太武大圣神光’皇帝陛下夫妇(宁珊登基后追封的宁老侯爷夫妇),那什么荣国公,不过前朝罪臣之后(大观园在兴朝最后一日被抄家问罪),哪里还配跟太上皇扯上关系?”
又有人干脆道:“莫不是假的?谁能证明她是太上皇生母?那些世家大族里什么‘去母留子’,‘偷龙转凤’的龌龊还少了?若真是亲生的,舍得那么糟践?要我看,八成是太上皇的杀母仇人呢,咱们把她砍了,替太上皇出气吧。”这位一看就是戏曲爱好者,不但把武夫口无遮拦的本质发挥的淋漓尽致,没心没肺的同时还不忘炫耀自己看过的戏文。
一群跟随宁珊多年,也学会了凡事化繁为简的小将们纷纷跟着鼓噪:“砍了砍了,砍了省心。”
卫若梅一看眼下这形式这气氛,相当识相的腰刀□□,擎在手里,对站的最靠前的云海道:“云兄,是你动手还是我来?”
云海手一扬,就要去抓刀,兴致勃勃道:“我来我来,好一阵子没砍人了,手痒。”
贾史氏吓得大叫:“我是真的,是真的,你们只要去问贾赦就知道了,他绝不会不认我这个亲娘。”她可真怕被人一刀砍了,那样便是日后得到承认,被厚葬追封也没什么意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可是她的座右铭。当日大观园被抄家,眼看着可能灭九族的时候她都吊着一口气没舍得死,这时候通天之路铺在眼前,她怎能甘心闭眼?
卫若梅“呸”了一声道:“你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太上皇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
贾史氏从未见过卫若梅,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是兀自高声叫嚷,在场文臣中其实有不少知道她的人,但一来也都瞧不上她的为人,不乐意相助,二来也没人花力气去记后宅妇人的相貌,谁知道贾史氏到底长什么样子呢,便也没人开口。
贾蓉和贾蔷无需上朝,虽日日点卯,不过是在宫里到处晃悠,仗着贾赦撑腰,哪有事哪到,宫门口闹成一团,他俩哪有不出来瞧热闹的?只不过俩人一看闹事的是贾史氏,顿时躲进了人群里,绝不肯让贾史氏看到他俩,利用他们脱身。却不料,贾史氏也有急智,竟当众叫出龙禁尉贾蓉、銮仪使贾蔷的名字,让众人去找他们来认证自己的身份。
卫若梅心念电转,心知这老太太多半是真的,才敢叫贾蓉贾蔷来对质,急忙就给手下使眼色,想叫他们去通知贾蓉贾蔷二人,切莫现身,免得麻烦。可惜手下却不给力,误会了首领的意思,起身就想去找贾蓉贾蔷过来,才迈出三步,就见二人躲在一群膀大腰圆的武将身后,鬼鬼祟祟的商量着什么,当即大喜,高声叫道:“蓉兄弟,蔷兄弟,这里有个好不要脸的老太太跟你们攀亲呢,快过来当面揭穿了她。”
卫若梅恨的险些一刀砍了这蠢货,贾蓉贾蔷也气得想咬死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云海目光锐利,老远儿便看清了二人的表情尴尬,顿时了然,心道这老太太只怕所言不虚。思及她口中那些颠倒黑白的哭诉,云海当下起了狠心,扬起刀就想砍了贾史氏,他敬重宁珊,不愿意让他面对这等污点,便想着豁出去做个恶人,先砍了贾史氏,再声称“不知情”,了不起就是被抹掉爵位罢免官职,也强过任由这老东西胡搅蛮缠,让他们独孤皇朝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瑕疵。
第196章 贾赦决断
宫门口的骚乱时间一长, 宁珊自然会收到消息,而他刚刚知道不久, 贾赦那里也听说了。
贾赦自入宫以来人缘一直不错,何况他这个太上皇做的跟吉祥物似的, 纯属摆着好看,论实际权力还不如迎春这个长公主大, 自然也不可能跟宁珊发生矛盾。事实上,正是因为两人父子相合, 感情融洽,宫人们不知道多省心呢,自然巴不得的讨好他, 凡事只要不是宁珊亲口说了不许外传的,他知道多少,马上就有人告诉贾赦多少。
听到贾史氏跪在宫门前哭的声泪俱下,贾赦就算再没脑子也知道这是冲着自己来的。对于贾史氏这个生母,贾赦的感情十分复杂,不可否认的有恨有怨, 但这些怨恨归根结底却是从偏心而起, 再论及因何怨恨偏心,倒是因为少时的孺慕之思。只不过再孺慕也架不住贾史氏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作妖,该抹消的也早抹消的差不多了。
在贾赦的记忆里,贾史氏对他一直没有多少慈爱, 当然他是嫉妒贾政的, 不过也不至于因此而扭曲, 因为当时他也是有人疼的,作为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嫡长孙,他是祖父祖母的心尖子、眼珠子,当真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贾代善和贾史氏有多疼贾政,贾源和贾顾氏起码翻十倍宠爱他。
贾赦的祖父贾源是前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出身草莽,但眼力不凡,跟随当时的兴朝□□揭竿起义,一路磕磕绊绊打到了京城,成了八公之一。但终其一生,几乎都在战场上度过,对于为官做宰疏乏了解,后来因上阵父子兵,被传为美谈,名气大过堂兄贾演,使得荣国公一爵得传两代,乃兴朝之最。
晚年,贾源伤病在身,赋闲休养的时候得了贾赦这么一个白白胖胖的可爱孙子,乐的四处献宝,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便是贾代善和贾史氏想见一见儿子都要跟老爷子三求四请,除了老妻,压根儿不舍得给别人摸一下,生怕别人没轻没重摸坏了宝贝孙子。贾赦长得文不成武不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启蒙阶段便被暴发户出身,没多少见识的爷爷给宠坏了。那时候,贾代善想教育儿子从来都要躲着贾源,而且还必须冒着被贾赦事后告状,惹来贾源老当益壮的雷霆之怒的危险。相比之下,贾史氏拿回金陵威胁贾政根本不算什么,贾源威胁贾代善从来都是“你敢打老子的大孙子,老子扒了你的皮”这样直截了当。贾代善也是要面子了,因为管儿子被老子骂得狗血淋头,哪里能不气?久而久之,便干脆懒得去管贾赦了,权当这儿子是生来哄老爹老娘开心的,他自去找其他孩子体验严父孝子,共享天伦之乐。
贾赦的祖母贾顾氏则跟贾源截然相反,她出身大族,知诗书通礼仪,眼界开阔,见识不凡,在贾源打天下的过程中没少帮着出谋划策,战后贾源步入朝堂,也有夫人在背后的指点。但是到了晚年,贾顾氏有着跟天底下所有老人一脉相承的毛病——宠孙子。这本来也不是什么问题,但坏就坏在氏族讲究嫡长,贾顾氏身为长房长女更有一份骄矜自傲,导致她也偏心,只疼爱嫡长孙。那会儿贾政在贾顾氏跟前的地位比贾赦在贾史氏跟前强不到哪儿去,只是贾顾氏到底出身士族,擅长不动声色的做面子情,往往糊弄的贾政虽然感受到了不公平却说不出究竟。但贾史氏虽然号称侯门千金,却也只是翻身做主的暴发户,心计手段都比不得婆婆,常年被压制着,最后在婆婆死后徒然爆发,甚至不顾体面的迁怒于贾赦。
真正的士族贵族讲究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章。贾代善和贾史氏出生的时候才是二代,两人生了贾赦才见识到被父母精心捧着的三代,何况又有贾顾氏的底蕴,贾赦可谓穿在三代,吃在四代,学在五代,生活之惬意奢侈连亲生父母都羡慕嫉妒到眼红。贾源和贾顾氏相继去世之后,贾赦的地位一落千丈,很难说有没有贾代善和贾史氏的报复之心在其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