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1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里是羊山。”
  随着岛屿越来越近,赵其国随之介绍道,“以前这里的海岛山上羊多,所以得了名,岛屿分散,比较大的两个,大羊山和小羊山,其他,都是小岛和岛礁。”
  “但是,”
  他满怀期待的看着这片海域,目光一掠而过,“这里的风浪小,水深却符合我们的要求,用来做深水港非常合适,只有两个缺点,一个是岛屿太零散,面积不够大,第二个嘛,就是离沪城太远。”
  岂止是太远,他们坐船都坐了这么久!
  船靠在岸边,几人上了岛屿,走上灯塔。
  站在灯塔上,能将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
  “古人有种说法,叫做沧海桑田。《神仙传》里讲,麻姑受到迎接,说她‘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神仙的时间和我们可不一样,”
  林铸江笑道,“东海三次变成桑田,桑田又能变作大海,世事变迁,却只有神仙能有寿命,看见这种变化。”
  苏擎也看过《神仙传》,他说,“方平回麻姑——‘东海行复扬尘也。’,麻姑看见东海水比以往浅了,方平便回答,东海要再次扬起尘土,对神仙来说,看见大海干涸,只是日常一个眨眼的事情。”
  “从地质学上来讲,”
  宋海道,“沧海桑田的确是会出现的现象。”
  谢雁看向海上扬起尘土的轮船,“所以,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你们要把东海——变成桑田?”
  吹沙填海。
  轮船吹出的沙土,落入目标填充地点,久而久之,就能造出一座人工岛!
  “没错,”
  经过这一路的聊天,宋海和赵其国,都对苏擎和谢雁的印象越发深刻,以前只是听过这两个青年人的成绩,但林铸江说,上海要造成深水港,离不开这两个人的时候,他们还觉得有些夸张。
  然而一路聊来,才发现,原来他们不止是有年轻的优势,更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敏锐的观察力。
  他们还没说什么,谢雁就已经看出四周的轮船是做什么用的。
  桥梁工程的人,不是不能建港口,只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他们解决。
  这也是第二个问题,羊山和沪城之间,相隔很远,即便是在这里建成了码头,集装箱怎么运到港口,港口的货怎么送去沪城?
  “还记得你们在学校里的时候,那次方案大赛吧?”
  林铸江收回目光,看向苏擎和谢雁,“你们方案能胜出,概念加了不少分!”
  苏擎虽然骄傲,但听林老夸自己,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他清了清声音,看了眼谢雁,才道,“也是运气好。”
  如果没有那场比赛,没有那场大雨,没有那么巧,他们正好看见了那道彩虹——在他们最好的年纪,在他们正年少的年纪,就不会有之后的桥梁方案。
  也许还会有别人造出彩虹桥,但远没有自己亲手创造,来的有成就感。
  “浦江上是有彩虹了,”
  林铸江说,“可东海上,还没有啊。”
  两人几乎是同时明白了林铸江的意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