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司徒维早在他们前往蜀省时就写了封长信去美国,现在估计也能收到了,这时再发电报,等美国方面回电,看看堂里是否同意他全力支援赵清漪这个热血学生小社团的工作。
  此时的东北战事大局已定,东北军是全面失败了,东北敌后抗战也正处于低谷时期,而果府又接连发力在内战上面,这让大部分华人都有些意见。那些军事力量如果用于抗战,别说打死十个侵略者,就算打死一个也好过杀死上千上万的同胞。
  如果洪门侨众接纳了兴民社的革命意见,支援力量有所倾斜,她也不至于一个妙龄小姑娘却这么辛苦。
  中午时分,厨师准备好了丰盛的宴席,司徒维恭谨的邀了赵仁左首上座,他自己陪在首首,而赵清漪坐在赵仁下首。赵仁看看这男子的气度,确实是比周晟要强得多。
  周晟虽然也对女儿诚心诚意,可是他只是一个不谙世事,被周家富贵养大的公子哥,不是没有主见,但是缺乏坚持。如果女儿只是想当少奶奶,周家还适合她,但是她有这样的志向与报国热情,周家就决不适合了。
  周晟能做到为爱等待,但做不到承担,也是个性使然。便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真心喜欢林黛玉,但是他什么都做不了。
  这也是有阅历的长辈看人的角度与少年少女不同。
  司徒维还开了香槟,频频朝“老丈人”敬酒,赵仁心里透亮,见他不介意女儿不安于室,还尽力支持,但想他的家室足以配赵家了,是个女婿的好人选,也有意促成,于是宾主尽欢。
  赵清漪哪里知道还有赵仁这种父亲的,不是那种舍不得女儿嫁的父亲,不会看对女儿有意的男人都不顺眼挑剔的。所以只当宴席上父亲的态度都是正常应酬,这时有所求到人家头上,所以才亲热三分。
  送走了赵家父女,司徒维心情极好,拟了电报,去了电报局。
  司徒维第二天就收到了美洲的肯定回复,并表示祖父已经收到他的去信,对赵清漪的救国思想和行动很感兴趣。
  司徒维心想,果府既然现在着重于内战,他在国内也没有大事,他是美洲出生的,但是已经有五年没有回去看过长辈了。他亲自陪他们去一趟美国,可带他们见见家里人,此事可徐徐图之。
  为理想奋斗时,也不能忘了个人大事的,她应该明白,只要两家有意成全,两人志同道合,她还能嫁谁?或者这样都不行的话,我是得有多差,完全让不动心,她完全不喜欢我呢?
  想到这里,司徒维都开心了起来。
  之后,他又反向拜访赵家一回,说了北美回电之事,如此一商定,定下买最近去北美的船票,正是十月下旬初,此事还是司徒维更熟悉,托给他来买票。
  接着几天,赵家都在为父女俩要离家的事做准备,赵仁要把管理与生意应酬暂时交到赵清洋的手中。
  正在他们出发去美国的三天前,却是老家离江海近的苏琳返回江海,这回她的父亲母亲兄长们都来了。正是赵清洋忽悠了苏家骄傲的才女苏琳休学,他们还理解为苏琳被赵清洋骗了心,这有几个问责之意。
  赵家当然好生接待,苏父苏母见赵家在江海也有头有脸,而赵清洋一表人才,心中才稍稍平复一点,准备好好说话。
  一问之下,赵家在江海大好基业,确实准备西迁,赵氏夫妻疯狂地支持了大儿子大女儿休学,苏家才彻底相信赵家并不是刻意要骗他们家的女儿。
  苏父也是听过女儿被赵清漪的思想洗脑后的所说的一些话的,不禁道:“赵先生,你们赵家真的要放弃江海的好条件去西部吗?”
  赵仁道:“苏先生,现在我这么说可能危言耸听,你是没有经历过三年前的江海会战,没有听到过倭人的炮弹声,没有这种感受。但是你看东北事变后,又有华北事变,想再如法炮制,战争多半是不能避免。能做这些事,有利于未来的国战,我们便要去做。另一方面,北平其实几乎无险可守,接二连三的战争,我怕不知哪一天,快到孩子来不及逃回来。我宁愿他先回来做这些。”
  苏父不禁深思,如果北平出现,赵清洋是男子还好一些,如女儿这花样年纪,更加危险。
  两家坦诚相谈,言及他们将要跟着小司徒先生去美国的事,作为吴州望族的苏家觉得不可能像赵家、司徒家的人都是傻的,自然暂时歇了问责的心思。
  这种国内外形势下,经苏家多留一条后路,真的发生可挽救苏家,而不发生的话,女儿走了这一步,苏家结交赵家、洪门与蜀省大人物也有意义。
  于是,气氛缓和许多。
  却说另外三人的情况:陆鹤轩回到北平,就将将赵清漪以“兴民社”的名附攀孙先生的三民主义精神的写的“走兴农强民强国路线极其实践行动”的文章拿去燕京大学再交流。至于论持久战的理论的文章,牵扯太大,不到时候不能公开传播。
  各大学生读书社团拓印传阅,不管其中有多少人被兴民社的文章和见地打动,但是如此一针见血针砭现在的新文化运动甚至当年革命的弊端的新奇文章人人都想见识与讨论,一时也是洛阳纸贵。如果赵清漪想要收稿费版权费,只怕也能发点小财。
  赵清漪还图文结合引用了著名的“水桶原理的短板效应”和八种演变,把种花这个国家的国力比作木桶,而普通民众的状态正是那块短板。只有解决最基础的民生温饱,这个短板才能变长。
  这种超前的新奇眼光让人耳目一新,学生们热烈讨论,也有和教授学者们走得近的学生把这文章拿着去给他们看。
  这在北平文化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个月后,陆鹤轩是和家里交代清楚又要南下与赵清洋汇合了,却已经让区区六个人的“兴民社”及其创始人赵清漪在北平高校中和文化界打响了名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