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节(1 / 4)
选好了缝纫的新手之后, 秦玲玲先让他们自信练习好,先是用一块布,反复的练习,反复的拆掉线。
而在这练习的过程中, 秦玲玲发现, 虽然王桂花刚开始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 但是学习的劲头却很强,每次别人都走了, 王桂花也舍不得离开,一直在学习。
四人加上王妙, 一共五个人,正好五台机器, 虽然都是新手,但是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倒是让他们掌握了一些技巧,至少, 在熟练程度上,比之前好了许多。
而经过湾婶的介绍,她很快也找来了两个缝纫师傅, 都是从工厂退休下来的, 家里也不缺他们那点工作,所以在家里也闲的很。
可退休下来的人,其实很多都不愿意就这么休息的,在他们眼里, 他们认为,他们还能继续的赚钱,就算不能挣很多钱,至少要减少家里的负担。儿女要养孩子,他们老人还有一手技艺,不能荒废了。
湾婶找到人之后,就告诉秦玲玲了。
其中一个家庭子女倒是很快的同意的,觉得自家母亲闲着没事干,这样教教人,做做衣服还是可以的,只要不是太麻烦就可以。
可另一个老师傅的家里人却不愿意了,说什么都不让老人干,大体意思就是他们做儿女有手有脚有工作,父母现在老了,不缺那点钱,好好享福。
湾婶说:“我跟他们说过了,老师傅愿意,但是她的儿子儿媳妇不乐意,说这样传出去,还以为他们家养不起一个退休老人了。”
湾婶还告诉秦玲玲,这个老师傅是个很专业很厉害的师傅,以前在工厂的时候,速度最快,做的也最好,现在虽然年纪大了,退休了,但是缝补衣服上面,还是好手。
“你要是真要人,那还得上门说说。”
秦玲玲点点头,表示自己争取争取。
她先是见了那个同意来工作的老师傅。
因为都是退休的老人,所以秦玲玲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主要是给她培养出会缝纫的人来就好,以后她有自己的团队,可以自己设计自己想要衣服,也不用再走工厂进货,要知道进成品的衣服,要比自己做的要昂贵许多。
她也想好了,这一生路漫漫几十年的光阴,她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创造财富,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成品服装从八十年代开始到后世,都是经久不衰的一个行业,人们越来越富有,追究的衣服质量和款式也就越多,现在趁着有这个机会,她先培养出自己的人,以后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生产线。
第一个老师傅姓张,叫张贵银,退休两年了,之前也在家里闲着,偶尔给家里人做做衣服,附近有人想做衣服也会找她,但是不多。
她爱做衣服,但是来找她的人少,她就觉得自己的一身武艺就这么浪费了,有些不甘心,所以也很想继续投入这个行业,可是她已经退休了,现在工厂的职位也由儿媳妇顶上,自己退下来。
湾婶找到她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儿子和儿媳妇也算谅解,听说就是教教人,不会太累,而且还是湾婶介绍的,又是秦玲玲的店铺,觉得信得过,就答应了。
见过张师傅之后,秦玲玲就又另外买了几台缝纫机,并且和张师傅约定好了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工资和工作等方面,也给她做了详细的解说。
秦玲玲提出的工作条件都很好,上班的时间并不长,她主要就是教学,也不用她忙碌别的。为此,张师傅都很满意。
张师傅这边解决了,秦玲玲又要去找另一个老师傅,就是湾婶说家里人不同意老人家那边。
这老师傅姓陈,叫陈海凤。
秦玲玲去的时候,只见居民楼安静一片。
年轻人这个时候都在上班,孩子都去上学,特别小的孩子才留在家里。
陈师傅家的孙子孙女都上学的年纪了,也不小了,所以也不用照顾。
陈师傅老伴去世的早,家里现在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她平时没事干,给家里拾掇拾掇,然后就是做简单的缝补,更多的是在家里无聊的坐着。
有时候她也会出去找附近的老姐妹,邻居认识久了,大家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也能说说话,可谁家也不能一直陪着你聊天啊,这个要去干嘛,那个要去干嘛的,各家有各家的生活,她更多时间还是一个人,守着空空落落的家,什么人都没有。
“唉……”坐在沙发上,陈师傅无奈的叹着气。
她也想出去找点事情做,可儿子儿媳妇甚至是女儿女婿,都说她年纪大了,不用出去奔波劳累,儿女大了,丈夫又不在,一切有他们顶着。
可对于陈师傅来说,这每天就这么傻乎乎的坐在家里,什么也干不了,只觉得浑身难受,孤单。 ↑返回顶部↑
而在这练习的过程中, 秦玲玲发现, 虽然王桂花刚开始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 但是学习的劲头却很强,每次别人都走了, 王桂花也舍不得离开,一直在学习。
四人加上王妙, 一共五个人,正好五台机器, 虽然都是新手,但是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倒是让他们掌握了一些技巧,至少, 在熟练程度上,比之前好了许多。
而经过湾婶的介绍,她很快也找来了两个缝纫师傅, 都是从工厂退休下来的, 家里也不缺他们那点工作,所以在家里也闲的很。
可退休下来的人,其实很多都不愿意就这么休息的,在他们眼里, 他们认为,他们还能继续的赚钱,就算不能挣很多钱,至少要减少家里的负担。儿女要养孩子,他们老人还有一手技艺,不能荒废了。
湾婶找到人之后,就告诉秦玲玲了。
其中一个家庭子女倒是很快的同意的,觉得自家母亲闲着没事干,这样教教人,做做衣服还是可以的,只要不是太麻烦就可以。
可另一个老师傅的家里人却不愿意了,说什么都不让老人干,大体意思就是他们做儿女有手有脚有工作,父母现在老了,不缺那点钱,好好享福。
湾婶说:“我跟他们说过了,老师傅愿意,但是她的儿子儿媳妇不乐意,说这样传出去,还以为他们家养不起一个退休老人了。”
湾婶还告诉秦玲玲,这个老师傅是个很专业很厉害的师傅,以前在工厂的时候,速度最快,做的也最好,现在虽然年纪大了,退休了,但是缝补衣服上面,还是好手。
“你要是真要人,那还得上门说说。”
秦玲玲点点头,表示自己争取争取。
她先是见了那个同意来工作的老师傅。
因为都是退休的老人,所以秦玲玲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主要是给她培养出会缝纫的人来就好,以后她有自己的团队,可以自己设计自己想要衣服,也不用再走工厂进货,要知道进成品的衣服,要比自己做的要昂贵许多。
她也想好了,这一生路漫漫几十年的光阴,她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创造财富,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成品服装从八十年代开始到后世,都是经久不衰的一个行业,人们越来越富有,追究的衣服质量和款式也就越多,现在趁着有这个机会,她先培养出自己的人,以后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生产线。
第一个老师傅姓张,叫张贵银,退休两年了,之前也在家里闲着,偶尔给家里人做做衣服,附近有人想做衣服也会找她,但是不多。
她爱做衣服,但是来找她的人少,她就觉得自己的一身武艺就这么浪费了,有些不甘心,所以也很想继续投入这个行业,可是她已经退休了,现在工厂的职位也由儿媳妇顶上,自己退下来。
湾婶找到她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儿子和儿媳妇也算谅解,听说就是教教人,不会太累,而且还是湾婶介绍的,又是秦玲玲的店铺,觉得信得过,就答应了。
见过张师傅之后,秦玲玲就又另外买了几台缝纫机,并且和张师傅约定好了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工资和工作等方面,也给她做了详细的解说。
秦玲玲提出的工作条件都很好,上班的时间并不长,她主要就是教学,也不用她忙碌别的。为此,张师傅都很满意。
张师傅这边解决了,秦玲玲又要去找另一个老师傅,就是湾婶说家里人不同意老人家那边。
这老师傅姓陈,叫陈海凤。
秦玲玲去的时候,只见居民楼安静一片。
年轻人这个时候都在上班,孩子都去上学,特别小的孩子才留在家里。
陈师傅家的孙子孙女都上学的年纪了,也不小了,所以也不用照顾。
陈师傅老伴去世的早,家里现在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她平时没事干,给家里拾掇拾掇,然后就是做简单的缝补,更多的是在家里无聊的坐着。
有时候她也会出去找附近的老姐妹,邻居认识久了,大家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也能说说话,可谁家也不能一直陪着你聊天啊,这个要去干嘛,那个要去干嘛的,各家有各家的生活,她更多时间还是一个人,守着空空落落的家,什么人都没有。
“唉……”坐在沙发上,陈师傅无奈的叹着气。
她也想出去找点事情做,可儿子儿媳妇甚至是女儿女婿,都说她年纪大了,不用出去奔波劳累,儿女大了,丈夫又不在,一切有他们顶着。
可对于陈师傅来说,这每天就这么傻乎乎的坐在家里,什么也干不了,只觉得浑身难受,孤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