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近二十年的时间,陈家村统共也只多了三个秀才,一个举人,其中一大半还都是赵家人,而现在赵九福要带走的,正是这四个人。
  其中考中举人的正是赵老四和温柔的亲子赵顺安,其实赵顺安不管是聪明和学识都十分不错,为人也颇为刻苦,不知为何运气有些差。
  有赵九福在,当地的知县知府是绝对不可能故意为难赵家人的,但偏偏赵顺安考秀才的时候连续考了三次,每一次都是半路生病不得不退出。
  等到考举人的时候又是如此,一年年下来若是旁人的话,恐怕也得心灰意冷了,不过赵顺安被这般打磨了多年,反倒是有越挫越勇的精神。
  于情于理,赵九福都想带着赵顺安进京,虽说会试还在两年之后,但一来侄儿在身边他能亲自教导,二来也能让赵顺安熟悉京城的环境,不至于来一个水土不服。
  至于其他三人,既然都考中了秀才,后头肯定是要继续应试的,这三个人中,有两人都是赵家人,一个是赵九福的大侄子赵顺德的大儿子赵明宇,一个是赵顺昌的儿子赵明辉,他们都是十六七岁的样子,能考中秀才也是聪明好学的。
  不得不说,赵九福自己的兄弟姐妹里头没有能读书的,下一辈的侄子也一般,但因为有这个弟弟小叔在,他们倒是一门心思的盯着自己的儿子读书。
  这一盯倒是盯出了几个人才来,反倒是比他们自己好一些,论起辈分来,这些孩子都是赵九福的孙子辈了,也难怪人家都说诗书之家靠的是时间积累。
  另外一人却是陈家人,论关系的话还是老陈氏祖孙,小陈氏的堂孙,反正也是喊赵九福叫外爷爷的辈分,一转眼的功夫,赵九福还觉得自己是个小伙儿呢,结果这一次带回去四个孩子,一个喊他叫叔叔,其余的都要喊爷爷。
  之前赵九福一直没带亲戚上京,也是因为他公务太过于繁忙,还怕自己没时间照看几个孩子,这几年他手头的事情顺当起来了,倒是起了这个念头。
  果然,他一说出来,几个孩子还未说话,他们的亲爹亲娘倒是满口答应下来,恨不得他们当天就走,谁都知道被赵九福带去京城的意味。
  只是赵九福提出将四人带走之后,倒是有不少人觉得自家儿子也有读书的天分,求上门来想让赵九福也一块儿带走,在他们看来,四个是带,五个也是带,左右不差那一个人头。
  虽说村里头也有私塾,但里头的先生不过是个落地秀才,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只能在他们村子里头教书,跟赵九福怎么能相比。
  这事儿都不用赵九福自己开口,老陈氏直接都给撅了回去,骂道:“你们一个个想啥美事儿呢,难道还让我儿子给你们带孩子不成,他们若是连个秀才都考不中,别说是去京城,就是去了西天佛祖那边也镀不了金光,早早的下地种田去反倒是实在。”
  也有人心中不乐意,觉得自家儿子就是少了名师才考不中秀才的,又想着既然是亲戚怎么就不能指点一下,但他们也只敢肚子里头想想,要知道老陈氏平时和善,但身上可是有正二品的诰命的,当年册封的时候知府大人都亲自过来探望了,他们哪里敢跟她对骂。
  后头陈家村的村长也逮着这些人痛骂了一顿,要知道其中一个被带走的陈家小子可是他亲孙子,要是因为此事惹怒了赵九福的话,他们家才是最吃亏的。
  赵九福是大周朝出了名的孝子,但问题是他孝顺的是老赵头和老陈氏,老陈氏也是陈家人,但实际上她的亲兄弟亲姐妹都已经过世了,虽说侄子还活着,但关系却大不如前了。
  赵九福没搭理这些琐事,在他看来闲言碎语完全不用理会,与其有这时间跟他们较真,还不如去做一些实在的事情。
  一到日子,就算是再舍不得,赵九福也得带着家眷离开了,每到这一日老赵头和老陈氏总是强颜欢笑,就怕孩子看着他们伤心就担忧,总得让他安安心心的远行。
  这一次赵九福不但自己要走,还要带走他们身边最疼爱的孙子赵顺安,心中也是有些感慨,赵顺安这把年纪早已经成亲,他的妻子还是温氏兄长的庶出女儿,虽然是庶出,但其实尤承赟只有这一女,会把他嫁给外甥看见他对妹妹的重视。
  原本赵九福还想着带着赵顺安一家离开,不过赵老四一家关门商量了一番之后,尤氏带着两个孩子留在陈家村,只是在赵顺安离开的时候依依惜别细细嘱咐。
  离家的时候,几个人还有几分忧伤,但等马车经过新亭府,进入新河道之后,赵顺安还能按住性子,几个年纪尚小的孩子却忍不住欢呼起来。
  赵明宇虽然是赵顺德的儿子,但跟亲爹不同,他的性子带着几分活泼,天生看着就是一张圆圆的笑脸,模样跟赵家人不像,反倒是跟他亲娘有五六分相似。
  这会儿他忍不住喊道:“九爷爷,这船好大啊,开得也好快,快看,我们超过那些船了。”
  赵九福听着这个称呼总有几分不自在,不过这些时间下来倒是也有几分习惯了,笑着解释道:“我们坐的是官船,这船是造船司那边新出的,速度是寻常船只的三倍有余,别说周围那些小船了,普通的商船也是比不得的。”
  赵明宇又是一番大呼小叫,赵九福见他们兴致上来了,索性就让几个小的陪着一道儿玩耍,他自己往船舱里头走去,年纪大了,他现在也不爱这么热闹了。
  第247章 岁月
  赵九福一行人抵达京城的时候,正巧是元宵节的当天,每年他差不多都是这个时间才能回到京城,也幸好严玉华做事情周到,年节的东西都是准备好的,下人们自然会打点,不然就赵九福这般的做法,可是要把京城的同僚都得罪了去。
  不过大约是赵九福带的头,再加上这几年官道和水路眼看着更加便捷了,每逢过年的时候从各地往家乡赶的旅人特别多,倒是有一种前世春运的感觉在了。
  这一次赵家的马车刚刚抵达城门口,忽然一个人形色匆匆的迎了上来,仔细一看可不就是青竹,只见他开口就喊道:“大人,陛下召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