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善始善终的郭子仪(2 / 3)
唐代宗任命郭子仪为长安留守。
唐代宗狼狈东逃,百官都归罪于程元振,并多次弹劾。
程元振非常害怕,劝说唐代宗定都洛阳。
唐代宗应允。
郭子仪闻知后,上表劝谏,并提出应对之策。
唐代宗阅完奏表后对侍臣说:“郭子仪真是国家忠臣,我决定返回长安。”
他回到长安,慰劳郭子仪道:“我任用你太晚,才到这个地步。”并赐郭子仪铁券,将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
至于程元振,自此失去了唐代宗的信任。
郭子仪赶走了吐蕃后,没想到仆固怀恩又作乱了起来。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正月,仆固怀恩反叛,放纵士兵劫掠并、汾属县。
唐代宗感到忧虑,命郭子仪兼任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河中尹,坐镇河中府,又充任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大使。
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瑒在榆次被部将张惟岳杀死,传首京师,仆固瑒的军队都投降郭子仪。
仆固怀恩感到害怕,就丢下母亲逃往灵州。
同年,仆固怀恩引诱吐蕃、回纥、党项入侵唐朝。
唐代宗忙命郭子仪驻扎奉天,并问御敌方略。
郭子仪答道:“仆固怀恩虽然强健勇敢,但不得人心。而且士兵都是我以前的部下,他们不会忍心进攻我的!”
不久,回纥与吐蕃军进逼奉天。
众将请求进攻,郭子仪不赞成,说:“敌军深入我境,利于速战,他的部下长期受我的恩德,我不进攻他们,他们将自然改变主意!再敢说出战者斩!”当下坚守营垒,防御敌军。
敌军见难以攻破,果然退去。
仆固怀恩再次游说吐蕃、回纥、党项、吐谷浑、奴剌等国,聚集三十万军队,掳掠泾州、邠州、凤翔,进犯醴泉、奉天。
唐代宗命郭子仪率军一万驻守泾阳。
他到了泾阳时,敌军已经围城。
郭子仪命部将李国臣、高升、魏楚玉等各当一面,而自己率甲骑二千人出入于阵中。
回纥原以为郭子仪去世,代宗驾崩,才与吐蕃军联合进犯。而今听说郭子仪健在,方知上了仆固怀恩的当。
郭子仪又单骑去见回纥首领,责以大义,使得回纥与大唐和好如初。
这时,恰逢仆固怀恩暴死,敌军没有了首领,于是回纥答应退兵。
吐蕃军见郭子仪与回纥来往,心中猜疑,连夜退走。
郭子仪派部将白元光与回纥军追击,自己率大军跟随其后,在灵台西原大破吐蕃十万军队,斩首级五万,生擒万人,俘获士女牛马多不胜数。
大历九年,公元774年二月,郭子仪入朝,在延英殿朝见皇帝,谈到吐蕃强大时,流涕不止,又上表“乞骸骨”,但未得到代宗允许。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五月,唐德宗继位,郭子仪被调回朝廷,进位太尉,仍兼中书令,充任皇陵使,赐号“尚父”,并加食邑至两千户。 ↑返回顶部↑
唐代宗狼狈东逃,百官都归罪于程元振,并多次弹劾。
程元振非常害怕,劝说唐代宗定都洛阳。
唐代宗应允。
郭子仪闻知后,上表劝谏,并提出应对之策。
唐代宗阅完奏表后对侍臣说:“郭子仪真是国家忠臣,我决定返回长安。”
他回到长安,慰劳郭子仪道:“我任用你太晚,才到这个地步。”并赐郭子仪铁券,将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
至于程元振,自此失去了唐代宗的信任。
郭子仪赶走了吐蕃后,没想到仆固怀恩又作乱了起来。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正月,仆固怀恩反叛,放纵士兵劫掠并、汾属县。
唐代宗感到忧虑,命郭子仪兼任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河中尹,坐镇河中府,又充任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大使。
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瑒在榆次被部将张惟岳杀死,传首京师,仆固瑒的军队都投降郭子仪。
仆固怀恩感到害怕,就丢下母亲逃往灵州。
同年,仆固怀恩引诱吐蕃、回纥、党项入侵唐朝。
唐代宗忙命郭子仪驻扎奉天,并问御敌方略。
郭子仪答道:“仆固怀恩虽然强健勇敢,但不得人心。而且士兵都是我以前的部下,他们不会忍心进攻我的!”
不久,回纥与吐蕃军进逼奉天。
众将请求进攻,郭子仪不赞成,说:“敌军深入我境,利于速战,他的部下长期受我的恩德,我不进攻他们,他们将自然改变主意!再敢说出战者斩!”当下坚守营垒,防御敌军。
敌军见难以攻破,果然退去。
仆固怀恩再次游说吐蕃、回纥、党项、吐谷浑、奴剌等国,聚集三十万军队,掳掠泾州、邠州、凤翔,进犯醴泉、奉天。
唐代宗命郭子仪率军一万驻守泾阳。
他到了泾阳时,敌军已经围城。
郭子仪命部将李国臣、高升、魏楚玉等各当一面,而自己率甲骑二千人出入于阵中。
回纥原以为郭子仪去世,代宗驾崩,才与吐蕃军联合进犯。而今听说郭子仪健在,方知上了仆固怀恩的当。
郭子仪又单骑去见回纥首领,责以大义,使得回纥与大唐和好如初。
这时,恰逢仆固怀恩暴死,敌军没有了首领,于是回纥答应退兵。
吐蕃军见郭子仪与回纥来往,心中猜疑,连夜退走。
郭子仪派部将白元光与回纥军追击,自己率大军跟随其后,在灵台西原大破吐蕃十万军队,斩首级五万,生擒万人,俘获士女牛马多不胜数。
大历九年,公元774年二月,郭子仪入朝,在延英殿朝见皇帝,谈到吐蕃强大时,流涕不止,又上表“乞骸骨”,但未得到代宗允许。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五月,唐德宗继位,郭子仪被调回朝廷,进位太尉,仍兼中书令,充任皇陵使,赐号“尚父”,并加食邑至两千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