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善始善终的郭子仪(3 / 3)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郭子仪病重,唐德宗命舒王李谊前往探病。六月十四日,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
唐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违反礼制,将他的坟墓加高一丈。
郭子仪,可谓善始善终,想他这样功高震主,又能保功而全,实在是历史上少见,也是少有的智慧人物。
这和他从不居功自傲有关系,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郭子仪,正是做到了这四点!
他的儿子郭暧和老婆升平公主发生了口角,骂公主道:“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不稀罕当皇帝!”
公主听了大怒,回宫告诉父亲。
唐代宗道:“他说的没有错,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说完,命公主回家。
郭子仪得知后,将郭暧关起来,自己亲自去向皇帝请罪。
唐代宗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间的事,不用理他。”
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暧杖打数十。
这正是郭子仪不自伐,不自矜的表现。
他有了权力之后,经常辞去权力;而在辞去权力之后,又丝毫没有怨言。
这些做法,使得他能够善终。
至于郭子仪的功劳,那是自然大的。他平定安史之乱,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
真是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这完全没有过誉,郭子仪承受得起这些的评价。
但我最佩服的,是他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善始善终。
而他做到这些的秘诀,正是老子的四个“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智哉,郭令公! ↑返回顶部↑
唐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违反礼制,将他的坟墓加高一丈。
郭子仪,可谓善始善终,想他这样功高震主,又能保功而全,实在是历史上少见,也是少有的智慧人物。
这和他从不居功自傲有关系,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郭子仪,正是做到了这四点!
他的儿子郭暧和老婆升平公主发生了口角,骂公主道:“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不稀罕当皇帝!”
公主听了大怒,回宫告诉父亲。
唐代宗道:“他说的没有错,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说完,命公主回家。
郭子仪得知后,将郭暧关起来,自己亲自去向皇帝请罪。
唐代宗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间的事,不用理他。”
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暧杖打数十。
这正是郭子仪不自伐,不自矜的表现。
他有了权力之后,经常辞去权力;而在辞去权力之后,又丝毫没有怨言。
这些做法,使得他能够善终。
至于郭子仪的功劳,那是自然大的。他平定安史之乱,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
真是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这完全没有过誉,郭子仪承受得起这些的评价。
但我最佩服的,是他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善始善终。
而他做到这些的秘诀,正是老子的四个“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智哉,郭令公! ↑返回顶部↑
